忙碌的日子,白树清一个人当两人用,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也照顾好家里,几乎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不到,白树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不过虽说很辛苦,但是白树清却也觉得很幸福。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一个人的努力也总会被大家看见,也应该被大家看见。
当时,医疗卫生领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阶级队伍的清理工作尚未完成,部分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和作风需要进一步改造;知识分子政策在医疗卫生领域落实不够到位,影响了医疗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医疗和医学教育的革命化程度有待提高,传统的医疗模式和教育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通过全国卫生会议的形式,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推动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当时的卫生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全国卫生会议的召开,正是为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一九六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毛主席对卫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疗卫生工作要面向农村,培养大量农村医疗人员。这一指示为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促使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医疗差距,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改善农村群众的健康状况,于是基于多方原因,便迎来了全国卫生大会。
这一天,阳光透过简陋的窗户洒在白树清的办公桌上。他正在整理一些医疗记录。
突然,门外传来一个急促的脚步声,白树清本以为有病人前来,回头一看,却是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年轻邮递员,脸上挂着笑容,微笑的说道:“白老师,有一封您的信。”
“我的信?”白树清诧异的问了一句,接过邮递员手中的信,信封上用钢笔工整地写着“白树清同志收”。
白树清望着手中的信件,猜想着会是谁给自己写的信,毕竟好像自己也没有会给自己写信的朋友,而且信封上的几个字,写得格外好看,这更是让白树清一阵诧异。
回过神来,白树清向着邮递员说了一声“谢谢”,随后目送邮递员离开后,回到了自己的桌子旁边坐了下来,随后用手指沿着信封的开口小心的撕开。
里面是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写着:
“白树清同志:
您好!鉴于您在基层卫生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特邀请您参加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会议。会议将围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展开讨论。我们期待您的到来,分享您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白树清的手微微颤抖,他反复读着信的内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白树清只是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乡亲,从未想过自己会收到这样的邀请。全国卫生会议是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盛会,能够受邀参加,不仅是对白树清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肯定。
回想起自己在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曾经每一次的努力与拼搏,在这一刻仿佛得到了认可,在这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村民们生病了往往只能硬扛。白树清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这片土地。他日夜奋战,走遍了每一个角落,为村民们送药、打针、讲解防疫知识。那一桩桩一件件,此刻化作了一种眼泪落下。
心中的激动让白树清喜极而泣,白树清模糊了眼睛,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反复仔细的阅读手中的邀请函。
正在这时,一个瘦弱的男子缓缓走了过来,这是医疗站的一位赤脚医生。
瞧见白树清满眼泪光的阅读信件,一阵诧异,微微皱起了眉头,轻声喊道:“树清,你…这是…咋啦?”
白树清听到声音,激动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连忙擦掉眼角喜悦的眼泪,随即说道:“没…没什么!就…就是高兴…高兴。”
“哟,高兴?难道是有什么喜事?让我看看!”男子一个健步走了过来,侧头瞄着白树清手中的信件。
白树清本能的将书信转开,男子可不让,嬉闹的准备上来哄抢,此时另外一个同事恰巧走了进来,诧异的望着二人问道:“你们这是干嘛?”
“快来帮我,树清有喜事,他不给我看!”
随着同伴的呼唤,男子也加入了哄抢,几个回合下来,白树清手中的信件终究还是落在了二人手中,二人站在门口,一同阅读信件。
从好奇到惊讶,从惊讶到震惊,从震惊到替白树清高兴,随后欣喜的大叫出声:“天哪,树清,这是…这是北京首都的邀请函!”
“全国卫生大会!毛主席和周总理!天哪!”
二人看一眼信件,看一眼白树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中一人使劲的掐了一把身旁的同伴,同伴随之惨叫出声。
“真的!我没做梦!天哪,我看见了什么!树清你咋不告诉我们!”
“树清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都是兄弟你居然还瞒着我们。”
白树清也没想隐瞒,只是自己也刚刚读完这封信件,面对二人的质问,只是吞吞吐吐的说道:“这…我也是刚收到,信还没读完,就被你们给抢了。”
二人可不管那么多,对视一眼,便拿着书信,向外跑去,一边跑,还一边高声大喊:“大喜事,大喜事,树清要参见全国卫生大会!树清可以去看毛主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