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权又闲聊了几句,佳安烨就拱手告辞了,他马上就要走了,还要向白厅意辞别。
等他再次来到山林之外,就发现白厅意拉住小勇的双手,老泪纵横,哽咽不语。不一会儿,白厅意就硬塞给朱小勇十瓶聚元丹和两炷清神祛瘴香。看来,白厅意确实心中有愧,费了一番周折,换来两炷清神祛瘴香来弥补自己的愧疚。
佳安烨见此情景,也就原谅了白厅意。
半个月后,佳安烨带上朱小勇和桑芮踏上去往北洛大陆的路程。
当然要从虚空中走路。省时、省力、省灵石!
这是佳安烨自从踏入修行界以来,凭借自己的真实能力,第一次穿越罡风区。
他卷起两个徒弟,手腕一翻,出现一座黑白莲台,用罡元之炁打出一个法罩,将二人护在中间,向虚空中飞去。
曾经让他避之不及的罡风,目前在他眼里也就是那么回事,并没有出奇之处。
当年佳安烨刚刚踏入炼虚境界,身穿软木盔甲,也曾穿越过罡风区。为了弄明白罡风的形成,他还幻想着借用混沌万灵符去查看。结果一阵莫名其妙的心悸涌上心头,让他彻底打消了计划。
现在用辨玄澈源太初瞳观察罡风,却是一目了然。
其实也很简单:无数的肉眼不可见的各种尘埃,被青萍灵界巨大的潮汐力撕扯,想要挣脱潮汐力的束缚,就形成杂乱无序的混乱碰撞。这些高速飞行过程中的尘埃,威力特别巨大,能轻而易举的穿透修士的肉体,从而破坏修士的生机。
炼虚修士的阴神、阳神太脆弱,无法合二为一,没有元炁护体,如果不借用外物,根本无法阻止罡风的撕扯和侵蚀。
弄明白了罡风区的由来,佳安烨就没有继续耽搁下去,几步跨出,瞬间就到了黑暗寂静的虚空。
他从怀里掏出一艘灵舰,递给朱小勇,嘱咐道,“小勇,你和芮丫头轮流操控飞舰,为师需要调息一下。如果没有意外,四五年后就能到达北洛大陆,路上当心一点,可别走错了方向。”
这艘灵舰还是来自唐龙、唐虎,以速度见长,因为受损严重,后来让鸡窝头重新锻造修补了一番,现在更加灵活、坚固,飞行速度也大大提高。
朱小勇接过灵舰,自信道,“请师父放心,绝不会有任何差错。您老安心打坐便是,到了北洛大陆上空,弟子立刻叫醒您。”
朱小勇心里其实有一丝担忧,因为他非常清楚,师父和胡巴猛士有过一场恶战,虽然最后赢了,但是也不轻松,肯定留下一些暗伤。过几年就要和佳容斌生死面对,仅仅剩下四五年的时间,师父能不能恢复到巅峰时刻,还很难说。
佳安烨冲二人挥挥手,扭头进入舱内,安心打坐去了。
四五年的时间,对合和老怪来说就是一个瞬间,连一个小周天都运行不下来。好在佳安烨仅仅只是疗伤,不是修炼增强法力。
“师父,师父!您老收功吧,已经到北洛大陆上空啦!”
桑芮轻轻敲打舱门,呼唤佳安烨,虽然她也想让师父多调息几年,但是时间紧迫,随后还要赶往十万大山,容不得她瞻前仰后。
一炷香时间过后,佳安烨神采奕奕走出舱外,对二人道,“走,直接去天龙寺要人!”
说罢,卷起二人,收走灵舰,一头扎进青萍灵界的罡风区。
佳安烨手拿地图,不时的调整飞行方向,目标就是慈音城。
距离天龙山不足万里的地方,有一座巨大仙城,名叫慈音城。据传说,每天清晨,都有祥和的阵阵梵音从远处传来,这声音让人听到后,感觉慈祥安康,能净化心灵,祛除烦恼,所以此地被称作慈音城。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到,据说只有与佛门有缘的人才能听到。
当地人称:凡是能听到梵音的人,都是有慧根之人,是佛祖在召唤他们。当然这都是杜撰,属于传说,可信度不高。但是确实有人听到梵音后,就三步一拜,九步一叩首,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去天龙寺朝拜,最后被天龙寺录入墙门,从此一飞冲天。
眼下,佳安烨师徒三人就漫步在慈音城的街头,浏览此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每天清晨,万里之外传来的梵音,佳安烨当然能听见。他对这种手段嗤之以鼻,和尚们依靠这种手段收取弟子,哗众取宠、故弄玄虚,骗得了凡夫俗子,却骗不了他。
佳安烨对佛门很厌恶,认为和尚们办事不敞亮,总喜欢遮遮掩掩。一副宝相庄严的样子,背地里却干一些下三滥手段,尤其是了凡那个肥和尚!紫云观的惨案弄不好就是他的手笔。
当然还是妙涵那个小秃驴!竟然勾引良家妇女,还有一对私生子女,道貌岸然的面孔下,却藏着一肚子男盗女娼,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妙涵秃驴恢复肉身了没有。
街道上行走的都是善男信女,无论是修士还是普通凡人,几乎每个人手腕上都戴有一串佛珠。就连街面上杀猪卖肉的屠夫,脖子上、手腕上都戴着佛珠,凶神恶煞的拿着一把杀猪刀大声叫卖,全然不顾佛珠上已经粘满了油腻腻的血迹……
站在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的繁华街头,佳安烨遥望万里之外的天龙寺,心潮澎湃。
青萍灵界对万物万事都非常包容,无论是人族、妖族、精灵族都能基本上做到一视同仁,并没有特别歧视某一种族的思维。
即便在人族当中,因为信仰不一样,修行体系不一样,也被大体上分为儒、道、释三家并存的现象。都是人族,但是他们的行为准则不一样。
首先他们之间的思想精髓就不一样:儒家认为红尘世界就是本质:讲究入世、治世。
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道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佛家:无缘大慈,通体大悲。佛门讲的是人与心的关系。
其次,三家宗旨指向也不同:儒家主旨的是进取!道家主旨的是规律!佛家主旨的是奉献!
第三,对待做人标准也大不相同: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修炼的本质,劝道众人不可乱了纲常。
道家认为: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这才是追求大道的本质。
佛门认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最后,这三家对自我的要求也不一样。
儒家的观点是: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的观点是: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的观点是: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如果佳安烨现在还是个凡夫俗子,他肯定信仰儒家观点,考取功名,去建功立业,将来光宗耀祖。但是,自从他走上修行之路,就彻底放弃了儒家思维。
这条路不适合他。
虽然儒家也修炼,嵩阳书院的学子们就修炼浩然之气,也能得道长生。佳安烨却觉得儒道过于呆板,规矩太多,远没有道家的自然洒脱。
那么,就剩下道家和佛门,佳安烨更倾向哪个观点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