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元年十二月壬寅。

赵煦刚从御花园中散步回来,就得到了郭忠孝的通报:“陛下,礼部尚书方在内东门,递了子,乞见两宫慈圣与陛下……”

赵煦笑起来。

戏肉上来了!

曾孝宽,这次是要提前从幕后走到台前来了!

想想也是,在他的上上辈子,曾孝宽之所以忍了大半个月方才出手。

主要原因就是,彼时的曾孝宽,只有韩维这么一个后台。

如今,却是韩绛在朝,且是左相。

曾孝宽,自然有底气了。

赵煦明知故问的问道:“春官,为何入宫?”

“不知……”郭忠孝奏道:“但两宫慈圣,已经诏准。”

“如今,曾尚书正在庆寿宫内,拜谒两宫慈圣……”

赵煦点点头,道:“那朕就在福宁殿中,等春官来吧。”

……

半个时辰后,曾孝宽在郭忠孝的引领下,来到了福宁殿东。

此时,赵煦正在临摹书贴。

曾孝宽一进来,当即就顿首拜道:“礼部尚书臣孝宽,恭问陛下圣躬万福!”

“春官来了……”赵煦放下笔,吩咐道:“冯景,给春官赐座!”

曾孝宽却不肯起来,而是拜伏在地上:“臣此番入宫,是来请罪的……”

“方在庆寿宫,已和两位慈圣娘娘请罪……”

“如今是来陛下之前请罪的!”

赵煦假作严肃,问道:“春官此话何解?”

曾孝宽拜道:“奏知陛下,陕西路转运副使叶康直,是先臣的门生……”

“与臣家也素有往来……”

“前时,秦凤路出缺,臣斗胆于都堂集议时,保举了叶康直!”

“今有司以为叶康直当年为泾原路转运判官,曾获罪于先帝,而叶康直为求脱罪,奴事内臣李宪!”

“如此,则臣有大罪!”

“乞陛下治臣之罪!”

赵煦听完,只是笑了笑,然后对冯景道:“冯景,先将春官扶起来,让春官坐下来说话吧!”

说完,赵煦就饶有兴致的看向曾孝宽。

在他的上上辈子,曾孝宽于元五年病逝,所以,赵煦对曾孝宽其实不熟。

但不要紧,赵煦和章、蔡京、林希很熟。

所以,从这些人嘴里,赵煦知道了很多泉州曾家的事情。

根据章、蔡京等人的介绍,福建泉州曾氏,乃是国朝大族,世代书香门第。

论在国朝的影响力,只在相州韩氏、寿州吕氏之下。

几与真定韩氏、苏州范氏以及同在福建的建州章氏相提并论。

曾家在国朝的影响力有多大?

章曾和赵煦说过一个故事――熙宁时,曾公亮为相,当时政事堂下发给天下州郡的命令文书叫做‘堪当’。

而在熙宁之前与之后这种文书形式都叫‘堪会’。

会,曾公亮父亲之名。

让朝廷为一臣子的父亲之名而避讳。

在大宋是前所未有的!

曾公亮的权势与地位,可见一斑!

而赵煦在现代的历史书上,还看到过泉州曾氏的未来。

完颜构南渡后,泉州曾氏,连续出了两代宰相。

曾孝宽的孙子曾怀,以及曾怀的侄子曾从龙。

所以,在南宋泉州曾氏有曾半朝的雅号!

一个昌盛两三百年的大家族,又岂是等闲?

赵煦观察着曾孝宽的神色,发现他虽然努力表演‘战战兢兢’、‘惶恐不安’。

然而……

演技太差了!

当然,也或许是他懒得演,只是来做做样子的。

显然,曾孝宽应该是胜券在握了!

也是!

昨夜,石得一曾报告赵煦,有人在深夜,于皇城闭锁时,通过竹篮传递文书进入皇城。

然后,秘书监的几个值班官员,被皇城司的人喊了起来。

再接着,就有几份卷宗被人调走了。

今天一早,石得一又报,被调走的卷宗已由秘书少监张商英亲自带着,送到了位于大内深处,如今还在建造的熙明阁上。

所谓熙明阁,乃是赵煦下诏,命皇城司在集英殿后的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后,新建的一座皇室藏书阁,专门用来供奉那些先帝重要御笔文字与诏书。

所以啊……

曾孝宽是已经准确的找到了那些关键证据。

如今来他这里,是在以退为进,恐怕是打着引蛇出洞的算盘!

真是好算计啊!

赵煦忍不住在心中抚掌称赞!

就是……

“南丰曾氏与泉州曾氏,今日之后,大抵是要割席决裂了!”赵煦在心中说着。

泉州曾氏和南丰曾氏,是世交。

曾公亮的父亲曾会与曾巩之父曾易占的关系,就类似于苏颂与苏洵,乃是摆过酒,认过亲的盟兄弟。

故此,曾公亮在朝时,曾大力提拔过曾巩、曾布兄弟。

甚至,曾巩、曾布兄弟,就是曾公亮引荐给王安石的。

元丰元年,曾公亮去世,其神道碑、墓志铭就是曾巩写的。

可笑曾肇这个沸羊羊,为了舔旧党交投名状,不止找错了对象,还将自家的世交也一起打了!

只能说利令智昏了!

曾孝宽被赵煦瞧的有些心里发毛,下意识的低下头去。

赵煦此时也终于开口了:“春官已见过太母、母后?”

“是!”

“太母、母后怎么说?”

“臣在两宫慈圣之前,乞以保举他人不当,下狱论臣之罪……”曾公亮低着头报告着。

“太皇太后以臣先父,乃先帝宰相,历事三朝有功天下故,赦臣之罪!”

说到这里,曾孝宽就挤出一滴眼泪,起身拜道:“然而,臣世受国恩!”

“尤其是微臣,本不过驽马之姿,愚钝之材,先帝念及先臣,竟屡屡拔擢,于是臣竟未立寸功,而先用为枢密院都承旨,又拔为吏部尚书!”

“及陛下即位,又体恤微臣,用为礼部,掌天下礼乐,为士大夫表率……”

“故此,臣心实在难安!”

“乞陛下将臣下大理寺!以警后来!”

说着他就再拜稽首,匍匐不起,真真是公正无私,若赵煦不知道内情,估计都得被他感动了。

然而……

赵煦不仅仅对曾孝宽的情况,完全掌握。

他甚至知道,曾孝宽嘴里所说的‘先帝念及先臣……’云云的内幕。

提拔曾孝宽去枢密院的是王安石――这是典型的政治交易。

你保我上台,我保你儿子进一个好单位,寻趁一个好职位。

这事情,曾公亮曾公开承认过――被记在了苏轼的私人笔记中。

而在现代,苏大胡子太有名了。

以至于其留下的任何材料,都有无数人在翻来覆去的研究。

于是,此事在现代的宋史研究圈,人尽皆知。

相当于裸奔!

而拜曾孝宽为吏部尚书,则是因为他为新党立了大功――孟子升格,并陪祀孔子这个事情的主要推手,就是曾孝宽。

而曾孝宽在赵煦登基后,与韩忠彦对易的原因也在这里――元丰八年,孟子封邹国公,陪祀孔庙。

作为孟子封公的大功臣,曾孝宽自然要拜任礼部。

这事情,赵煦是半个亲历者,就更清楚了――曾孝宽改礼部尚书的制词,就是赵煦命邓润甫写的。

其中,专门提到了改其礼部的原因就是孟子封公,曾孝宽居功至伟,故将其从吏部改礼部,命其执掌天下礼法、祭祀、贡举。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曾孝宽虽然是二代,但他愿意干事,而且肯干事。

再让他留在吏部,容易碍眼,不方便赵煦操作。

所以,将他丢去礼部,然后把韩忠彦扶到吏部。

韩忠彦就不一样了。

赵煦让他躺着,他就真的躺着,不止躺着,还盖上被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喝悠闲茶。

每日只是准时点卯打卡,吏部上下一切事,他都不管。

他甚至从不过问吏部公文,也不插手吏部的除授。

一切权力,都交给赵煦选的王子韶。

这鹤相公,确实是个妙人!

相州韩家能始终兴盛,屹立不倒,确实是有原因的!

心中念头,不断闪过,赵煦人已经站起来,走到曾孝宽面前,然后将之扶起来。

“春官……言重了……言重了……”赵煦配合表演:“且不说如今一切真相,还未可知!”

“便是那康直,真的如曾、苏二舍人所言一般……此事也与春官无关!”

“知人知面不知心嘛!”

“春官但请安坐,且待朝廷查处,届时自有分晓!”

涉及一位待制大臣,当然不能仅凭别人嘴巴说。

必须得有真凭实据!

毕竟,这可是待制!

是国家重臣,是宰执候补!

怎么可能仅凭几个人的一面之词,就给别人定罪?

“这……”曾孝宽张了张嘴:“可……臣心实在难安……”

“春官且宽心就是了!”赵煦安慰着。

“对了!”赵煦忽然道:“有个事情,朕一直想与春官说,奈何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今日正好春官入宫来见朕,朕就与春官商议一下……”

曾孝宽抬起头来。

“冬至日后,朕一直在宫中看宣靖公当年奉仁祖之命而编纂的《武经总要》!”

“真真是皇皇巨着,天下兵书之总纲也!”

曾孝宽连忙道:“先臣昔年之书,能蒙陛下赞誉,实乃先臣之幸也!”

赵煦颔首,道:“惜乎,朕不能见宣靖公,当面请教!”

“此真乃朕生平憾事也!”

曾孝宽自然是立刻再拜谢恩:“先臣得陛下如此赞誉,便是在九泉之下,也当含笑!”

“朕有意,将武经总要,纳入武举考核之中……”

“春官,既掌礼部,朕思来想去,没有比春官更合适推动此事的人选了!”

“不知道春官?”

曾孝宽没有半点犹豫,纳头就拜:“臣谨遵陛下德音,定全力以赴,将此事办妥!”

“嗯!”赵煦颔首:“另外,朕有意重印武经总要一书,并更正其中一些缪误,顺便,再增加几卷,以因应天下局势。”

“恰好,建武军节度使、判武学事郭逵,乃是国朝宿将,昔年也是宣靖公所爱之人。“

“朕欲以郭逵提举‘武经总要编修局’……”赵煦说着,看向曾孝宽:“春官以为呢?”

这就是要曾孝宽认可这个新的《武经总要》。

只要曾孝宽认了,赵煦就能借壳上市,借着武经总要的名头,在其中加私货。

等曾孝宽将《武经总要》纳入武举考试后,就能顺水推舟,将这部新的《武经总要》,变成大宋武举的指定科目。

再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推广全军,先是遥郡,然后大使臣,做到人人过关,人人会背!

这样一来,大宋版的《操典》、《指挥纲要》就能落实下去了。

而曾孝宽,自是不可能拒绝!

当即拜道:“恭维皇帝陛下能作威作福!”

……

曾肇,如今是志得意满。

因为,自他缴还词头后,朝野上下的君子正人,都开始为他喝彩。

曾经,因为他是曾布弟弟,而不愿意和他往来的人,现在也接纳他了。

一封封请帖,被人送来,都是请他过府的。

而这些请帖,全是大宋知名的君子人物所写。

这就让曾肇有些飘飘然了。

曾经怎么都融不进的圈子,现在终于可以融进去了。

唯一让他有些不爽的,是他那位在汴京城中教养侄子、侄女们的嫂子魏氏,命人送来书信,数落了他一番。

“妇人之见!”曾肇将嫂子的书信丢到一旁:“她懂什么?”

“真以为我不知那叶康直是曾宣靖公的门生?”

“呵!我还知道,他除授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的保举人,就是曾令绰!”

南丰曾家和泉州曾家确实是世交!

可这年头,闹翻的世交还少吗?

便是,亲兄弟闹翻的,也不在少数!

最典型的,就是当年的王安国、王安石兄弟了。

此外,当年,富弼富郑公也曾当殿指斥过其泰山晏殊晏元献公乃是奸相!

政治上的事情,很复杂的。

并不是简单的对错,也和什么世交、友谊没有关系。

何况,如今曾宣靖已作古,曾令绰并无什么能力。

他曾肇踩着对方上位,合情合理!

说不定过些年,他曾肇功成名就了,泉州曾家还会舔着脸来找他和好,与他叙旧,请他帮忙!

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至于他背刺作为新党大臣的哥哥……

如今,朝堂上,兄弟分属新旧两党,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总不能说,他林旦、林希兄弟做得。

他曾家就做不得了吧?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穿越古代也挺好三国秘事第二部明末黑太子破天之凶猛理工男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唐逗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