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的登陆部队在一通连绵几十公里的大爆炸中损失惨重。
半个小时后最终的损失情况才汇报到斯洛德的手里,阵亡八万,重伤六万,轻伤七万。
就算受伤人员并不怎么影响继续作战,那阵亡的八万和重伤的六万,已经给斯洛德十四万的战损。
这完全出乎斯洛德的预料。
不应该有这么大了战损啊!
在斯洛德感觉里,就算发生这么大的爆炸,战损顶多八万人啊,怎么会多出这么多啊?
毕竟,这一通的爆炸也不是地毯式的爆炸,爆炸影响的区域和整个登陆区域来说,还是极小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摆在斯洛德面前就是一个极为艰难的选择。
是继续进攻还是立马撤退。
如果这个时候立即撤退,斯洛德认为至少还能撤走二十万。
毕竟,如果是撤退的话,整个联合舰队的两千余战机的任务就是确保撤兵的安全。
那样一来,相关联合舰队存活一大半肯定也不是什么问题。
就算东北国防军海军第一舰队在撤退的路上等着他们,他们肯定也是拦不住自己的。
但是,那样一来,国防部和米国政府制订的半岛计划就无法实现了。
日本登陆半岛的三百多万大军,估计也会留下绝大部分在这里。
斯洛德不能接受米国政府再次战败的结果。
那么剩下的就只要继续进攻了。
“命令各部,按照原计划行动!”
听到斯洛德下达的这个命令,一旁的塞尔和埃文斯就愣住了。
“斯洛德指挥官,五十万的登陆部队已经出现十四万的战损,战损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八,已经无法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了。”
塞尔在一边建议道。
埃文斯也在一边说道:“我们部队的战损率如果达到百分之五十,很有可能导致部队直接投降认输的。”
“接下来就要看我们的舰载机部队和舰队的主炮是否给力了。”
斯洛德阴沉沉地说道:“我们的那些战舰主炮都能直接打到汉城去了。
只要我们的舰载机能够扛住对方的飞机,我们军舰的巨炮足以给地面部队提供猛烈的地面炮火支援。
只要我们的地面部队杀进汉城,捣毁他们的指挥部,这一仗我们还是有胜利的希望。
可是我们如果这个时候撤退,我们或许能够摆脱进一步被重创的可能性。
但是那样一来,还在和东北国防军作战的日军很有可能就会留在半岛了,而我们战略也就彻底失败了。
整个作战指挥室一下就陷入了寂静。
半响过后,斯洛德继续说道:“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用华夏的话说,如今的我们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几人在谈论的功夫,前线的米军尽管满肚子的法克,他们也不得不安顿好重伤员后,继续执行他们的既定任务。
米陆战一师三团的阵地上,团长格林看着手里的损失报告,一阵发克之后,不得不布置接下来的行动。
全团还剩下两千来人可以继续作战。
“参谋长,随时和后方的希特林号巡洋舰保持联系,我们遇到任何阻拦,就呼叫火炮支援。”
格林已经想明白了,他们现在就成了那些指挥官手里的棋子。
按照以往的惯例,他们团的战损已经达到百分之三十,完全达到后撤补给人员物资的标准。
可是上级居然命令他们继续执行作战计划。
他们难道就不怕,把下面的士兵激怒了,直接投降吗?
想要他们打硬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生命是自己的,也只有一次。
约瑟夫·勃朗宁的心情比他们的师长格林还要糟糕,因为他们G连的战损更是达到了百分之四十。
可是上级还是要有的他们G连引诱地方的火力点,从而为后方的炮兵部队提供精确打击的坐标。
回头看了一眼被炸毁的营地,约瑟夫·勃朗宁的心情更加糟糕。
东北国防军也真不绅士,居然连如此下三滥的招式都用出来了,居然提前在预设的营地里埋设炸药,真是太猥琐了。
G连如今还剩下近一百人,好在组织架构基本完整。
约瑟夫·勃朗宁带着G连剩下的士兵缓缓向前移动。
在他们前面有一条战壕,然而战壕里却没有任何人。
或者这里本来就没有人,或许在刚才的炮火准备里,把这里的守军都给赶走了。
越过战壕,他们见到不少脚印和车轮的印子,看来对方是撤走了。
未知的敌人才是最恐惧的。
约瑟夫·勃朗宁带着G连的士兵已经前进快一公里了,然而他们却没有见到任何敌人。
然而,他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当他们继续以散兵状态向前推进的时候。
突然,在他们的两翼,响起了激烈而深沉的机枪声音,而且从这个声音约瑟夫·勃朗宁完全可以判断出,这是大口径机枪。
约瑟夫赶紧卧倒,同时用眼角的余光观察。
约瑟夫的内心又是一阵发克的国骂,因为他看到了两辆双管37毫米自行火炮在用他们携带的12.7毫米的车载机枪对他们进行压制。
就这么几分钟的时间,约瑟夫感觉他的G连又有几十人阵亡。
被这种大口径重机枪击中,最好是当场打死,如果没有当场打死,那就是一辈子的痛苦。
因为,没有被当场打死的都是击中四肢等非致命的位置。
而被这样的大口径重机枪击中四肢,基本都是直接被打截肢了,余生就只有痛苦,长痛不如短痛。
这个时候,米国联合舰队的舰载机和东北国防军空军的飞机在约瑟夫等人的头顶上展开了空战。
而刚才还在对G连展开射击的两辆37毫米双管自行火炮则进入了防空状态。
他们的双管37毫米高射炮对着天空的米国飞机不时射出炮弹。
按理说这个时候约瑟夫就应该带着G连的士兵摸向那两辆双管37毫米自行高炮,但是这个时候整个G连的士兵都趴在地上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行动。
因为,就在他们前面不远的地方,那些树林里突然都向着天空开始了射击。
“谢特!”
约瑟夫又是一阵国骂。
因为他发现那些对空射击的火炮不仅仅是双管37毫米高射炮,还有88毫米高射炮。
不要说是他们一个连的步兵摸过来,就是一个营的坦克部队冲过来,估计都会被打成渣。
约瑟夫正这么想着呢,突然听到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真的传来坦克行驶的声音,赶紧转过头一看。
果然,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还真有几十辆谢尔曼坦克缓缓向着正在进行防空作战的东北国防军的自行高炮行驶而去。
而对方见到居然米军有坦克部队向他们开来,天上的飞机也不大了,炮管放平就要开火。
但是,米国的坦克部队却率先开火了,几辆88毫米自行高炮当即就被击毁。
然后,米国的坦克部队继续前进,可是他们没有前进多少却遭到东北国防军步兵反坦克火箭筒的攻击。
米国的坦克也损失了几辆。
趁着没人关注自己的G连,约瑟夫赶紧组织部队后撤。
今天的这个战斗,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轻步兵可以掺和的。
再次清点人数,约瑟夫悲催地发现,他的G连能够战斗的士兵已经不足六十人了。
刚才,对方的一阵大口径重机枪射击,造成了三十人当场阵亡,十八人重伤。
这样的战损,G连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了。
于是,约瑟夫擅自做主把十八个重伤员拖到相对安全的区域,给他们进行紧急包扎,然后全连剩下的四十多人就在那里隐蔽。
这个时候,整个登陆场都在战斗。
约瑟夫刚才见到一发大口径舰炮在东北国防军的防御阵地上爆炸,直接给炸出一个直径几十米大的一个弹坑,周边至少上百人直接给炸没了。
当然,这个时候,总体上看,还是米国军队处于下风。
因为,约瑟夫甚至看到东北国防军的陆军重炮居然能够追着米国的军舰炮轰,迫使米国军舰紧急采取规避的动作。
而地面重炮给米国联合舰队带来的伤害还是相对微小的。
这个时候在天上飞行的飞机却是对米国联合舰队威胁最大的。
那些轰炸机携带的重磅炸弹仅仅几颗就能让嚣张不已的那些巨大的战舰落荒而逃。
这个时候的战场已经打成一锅粥了。
都在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火力倾泻到对方的身上,同时又尽可能不让对方的输出砸到自己的身上。
仁川某处,第一军军部,整个作战指挥室热闹地犹如一个巨大菜市场。
比一般的菜市场还要热闹一些。
“喂喂喂,你们第一师的情况如何?
什么,你们也被米国联合舰队的主炮炮击了。
损失怎么样?
什么?你们挨了十八发战列舰的主炮,损失至少一千多人,需要支援吗?
什么?你们不需要支援,攻击你们的米国海军战列舰如今也自顾不暇了,空军给他扔了好几颗重磅炸弹,他已经起火逃往深海了。”
这个时候,安珠静静地听着来来往往的电话,他也能从这些来来往往的电话里知道战场的大致情况。
“军长,赵总指挥电话。”
参谋长戚风把手里的电话递给安珠。
通过电话,赵总指挥急切地问道:“安珠,你的第一军如今情况如何?”
如今明明已经进入了混战模式,但是安珠的嘴还是很硬。
“总指挥,对方地面的进攻基本被我们瓦解。
如今战区上空正在进行激烈的空战。
我们现在都在各打各的,战场已经被打得一锅粥了,我现在唯一还能确定的是,我们都防线很稳固,敌人暂时没有冲破我们的防线。
从空战的情况看,我方占优,我打算等空战结束后,再向滩头的米军发动最后的攻击。”
“你们要稳着点,第五军的援军应该很快就要到了。”
这次的仁川登陆作战,明着是米国主动发起了,但是赵总指挥做的准备也是相当的充沛。
作为决定该场战役关键的空战部分,米国联合舰队的舰载机有两千余架,可以说是实力相当强悍。
对于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灭国级的存在。
但是,在这个半岛战场,尤其是后方战场,米国这两千余舰载机部队还真的不怎么够看的。
别的不说,仅仅是赵总指挥藏起来的近两千架空军的陆基战机,都是足够把米国佬的这两千多舰载机。
况且,赵总指挥同样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投入战场的第一舰队,也有近千架舰载机。
此外,解放军山东军区已经在昨晚就向赵总指挥通报了,今天早上,解放军空军驻山东部队的一千余架陆基战机也会在今天参与对米国联合舰队的作战。
赵总指挥那叫一个乐的。
本来他的基本盘就是他自己握在手里的两千架陆基战机。
仅仅用他们获得仁川地区的制空权也不是不行,估计损失会相当严重。
毕竟米国联合舰队的防空能力也是非常强悍的。
如果米国佬要把他们的战场设置在海面上,那东北国防军的空军就要面临米国舰载机部队和他们水面舰艇防空火力的夹击,那就危险了。
好在今天整个仁川战场,我方的能够出动的战机总规模能够达到四千之众。
就数量而言,我方战机
两倍于对方。
而且,我们这边还有优势更大的陆基战机三千架。
对于空战的结果,赵总指挥心里早就有了预计。
汉城,半岛方面军总指挥部。
仁川的沙盘已经摆在作战指挥部中央。
可以看出赵总指挥对于这一场战役的重视。
赵总指挥心里很是清楚,米国如果仁川登陆成功,半岛的局势就会立马恶化。
北线的米军和南线的日军前后对东北国防军半岛方面军主力包抄,很有可能就会迫使东北国防军半岛方面军崩溃。
东北国防军如果失去半岛,那么其国际形势就会突然变得艰难起来。
这一战对于东北国防军来说,可以说是破釜沉舟的一战。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