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里是伟人老家的省会,白沙液投产时,专门酿了一批献礼酒,少部分送了出去,大部分还留在酒窖里。留下这么多的原因,还是白沙液名气不够大,所以别人不看重。但是献礼酒被遗弃在酒窖很多年,突然被炒成天价,每瓶随随便便都能拍卖到五位数。
在1976年初,白沙液献礼酒就是没人关注的宝藏,地位还不如普通酒。
装好这二百零一件酒后,刘正茂他们第二站直奔市高果糖厂。洪胜的爸爸是这里的书记兼厂长,刘正茂觉得怎么说也不能放过这种关系。
高果糖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刘正茂在高果糖厂办公室找到洪胜的爸爸,直接大大方方地吹捧起来,讨要货物:“洪叔叔,今天专程来找您帮忙的,您也知道我姐姐在江麓厂上班,她们厂里给她一个任务,要求她搞些物资给厂里职工改善生活,我家没有别的关系,认识的人里,就您做的领导最大,这不就求到您门下来了。”
洪胜的爸爸是转业军官,原则性很强,可他明知道刘正茂讲的是假话,无奈儿子跟着刘正茂混,还真赚了很多钱,每月赚到手的钱,比一家人的工资还多。
这次,刘正茂用的是江麓厂的名义要货,洪书记也就顺着刘正茂的话装迷糊,对着办公室门口喊道:“小陈,进来一下。”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职工急忙跑进办公室,恭敬地喊道:“书记!”
“这位小刘,代表军工江麓厂来厂里要支援,拥军是我们的义务,你带他去销售科,让徐科长尽力多挤点糖果和饼干的指标出来,让军工同志们也感受到我们地方工厂的温暖。”做书记的人,讲出来的话,水平就是不一样。
刘正茂又在这里装了两百件花生糖(合两千斤),两百件胡椒饼干(合两千斤),装了白酒和糖果饼干后,汽车都被压得直喘粗气。好在运输距离不远,勉强还能应付着开。
回到八号仓时,江麓厂的汽车,下午又运走了两车货,肖长英也跟车回厂了,江麓司机给赵明慧留的话是,毛处长讲,如果还有新到货,无论多晚,一个电话过去,他们都派车来拉。
为了搞好明天的开业,毛处长全力以赴泡在商店指挥,参与了商店全部筹备过程。
今天从刘正茂这里拉过去的四汽车货物,不但让商店货物得到充实,陈列出来后的效果,货物的丰富度可和市内大型商店一较高下。
地方上全部都是专业商店,如:百货店里没有肉食水产和蔬菜,肉食水产店和蔬菜店都是分属不同公司的单店。
江麓厂的商店集合百货店、肉食水产、蔬菜、五金交电、文具、食品烟酒于一体的综合型商店,这个模式放到后世是屡见不鲜,相当于中型超市而已。
可故事的背景是1976年元月,江麓商店这种综合模式,在整个江南省都是独一份。
满满一车酒和糖果饼干回到八号仓,肖长民配合牛二和袁俊卸货,刘正茂让赵明慧做一张出货单,留五十箱白沙液酒,另外花生糖和胡椒饼各留一百件放在车上,等刘子光拉回来货后,一起送到江麓厂去。
给牛二讲清卸货数量后,赵明慧再次拉着刘正茂走出仓库,随便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告诉刘正茂:“正茂,下午我分别找刘姨和牛二、袁俊谈了,刘姨听说你要请她做事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她读完了小学才辍学,所以读书写字都没问题。”
“你跟她讲了工资待遇没?”刘正茂认为刘德秀可能会嫌弃40元的月薪太低,毕竟她老公在沙石处守码头值夜班只有三十八元,但老曾在刘正茂这里装配自行车,拿的是计件工资,每月能赚两、三百块钱。见多了三位数的收入,她自己只拿四十块钱一月,可能就看不上了?脸上露出一丝担忧,眼神中满是不确定 。
“跟她讲了,她说工资不是问题,能有个长期的事干,比长期在家做家庭妇女好。”赵明慧是过来人,有过类似经历,能理解刘德秀的感受。
下午,赵明慧和刘德秀透露,刘正茂要请她做保管员,刘德秀得知消息后,心里感觉像中了大奖一样惊喜。
十九岁时,父亲的朋友介绍,把她嫁给老曾,因她是农村户口,嫁给老曾后,户口不能转到城里,就成为事实上的黑户。
嫁过来时,老曾已经收养了同事的孤儿,刘德秀又没有工作,靠着老曾那不到四十块钱一月的工资,要养活三个人,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后来刘德秀与华潇春混熟了,华潇春介绍刘德秀一起纺麻绳,每月能赚十几块钱。
这些年,领养的孩子长大了,单位落实政策也安排了工作,孩子离开曾家回到自己的房子居住。刘德秀亲生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家里的经济情况却一直没好过。
半年前,刘正茂让老曾学会装配自行车技能开始,每月可以赚二百以上的收入,家里经济情况突然变好,老曾虽然累点,心里却是愉快的,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很多。
收入多了,刘德秀暂停纺麻,白天孩子上学,她就到仓库给老曾打下手帮忙,可还是没有自己的收入,自我感觉家庭地位低微。
刘德秀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刘正茂的邀请,成为仓库保管员,想到以后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她的眼神里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轻轻捋了捋耳边的头发,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她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意味着自己仿佛与城里人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有了工作,有了收入,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每天清晨起床,看着窗外透进来的晨光,都觉得天空似乎比以往更加明亮,日子也充满了希望。
刘德秀的心里,对刘正茂满是感激之情,这份感激如同潺潺溪流,在心底缓缓流淌。而对于赵明慧,她更是感恩戴德,微微低头,眼中满是真诚 ,觉得若不是赵明慧的举荐,自己怎能获得这样难得的机会,赵明慧对自己而言,就如同黑暗中的引路人。
“牛二和袁俊两人,是怎么个意思?”刘正茂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微微歪着头询问道。
“牛二讲,如果他留下来做事,他们家三兄弟都拿你的工资,是不是不太好?”赵明慧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了摇头。 “袁俊的答复是,要问一下袁浔江的意见,明天给答复。”她有条不紊地将两人的答复告知刘正茂。
刘正茂微微沉吟片刻,开口说道:“你再和牛二讲一下,搬运工作是临时工性质,在他没找到其他合适的工作前,可以先干着,就当骑马找马。以后他要是找到了更合适的工作,随时都能离开。至于袁俊,那就等他家商量后的答复吧。”
“行,那你就按你说的去处理了。”赵明慧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认同。
“没问题,按他们的意思就行,我们不强制要求。”刘正茂笑着点点头,神色轻松自然。
不知不觉,夜幕渐渐降临,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到晚饭时,刘子光依旧没有回来。老曾夫妇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做饭,袁俊也跟着回去了。因为要等鹿青他们回来,刘正茂、赵明慧、牛二便一同随肖长民前往肖家吃饭。
肖家的小院静谧而温馨,院子里种着几株不知名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走进屋内,饭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肖家如今已经不缺钱,晚饭的招待颇为丰盛,有荤有素,中间还摆放着一瓶酒,给这顿饭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氛围。
众人刚吃完饭,门外就传来一阵脚步声。鹿青带着刘子光和许丙其找了过来。刘子光一进门,眼睛就盯上了桌上的酒,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也不顾及其他 ,毫不客气地主动坐到饭桌旁,伸手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上酒,便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肖母听到动静,从里屋走了出来,看到又来三位客人,而桌上的菜已经吃完,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恢复了热情 ,连忙说道:“哎呀,这可不好意思,菜都吃完了。”无奈之下,她只得转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下了三碗热气腾腾的面,端出来给刘子光、鹿青、许丙其当作晚餐。
“光哥,我们去卸货,你们三位快吃,吃完来仓库,有急事。”刘正茂率先吃完饭,他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眼神专注地看向刘子光,郑重地嘱咐道。
“要卸货?我去帮忙。”肖得硬一听,立马站起身来,脸上带着热忱的神情。
“肖叔,我们有三、四个人呢,货也不重,自己能应付得来。您上了一天班,也挺累的,还是在家好好休息吧。”刘正茂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语气委婉地拒绝着,眼神中满是关切。
肖得硬拍了拍自己微微隆起的肚皮,声音洪亮地讲道:“今天没怎么做事,吃太饱啦,反正得活动活动。”
“行,那就麻烦您了。”刘正茂笑着回应,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激。
上午,周长青毫不留情地损了刘正茂,说他不懂事。然而,一转背,他还是拿起电话,给花炮县的领导打了过去。不过,他用的名义却是让花炮县配合市里开展拥军活动,给江麓机械厂调拨点本地特产过春节。电话那头的领导,恰好是市里派到基层锻炼的干部,与周长青相熟得很。为了给周长青这个面子,这位领导立刻给本县几个颇具特色的单位打了招呼。
当刘子光抵达浏阳河酒厂后,他赶忙掏出介绍信递给酒厂领导。酒厂领导瞧了瞧介绍信,没让刘子光多费唇舌解释,直接吩咐销售科批给了他三百件酒。因为刘正茂事先跟刘子光讲过,已经请省城杜副主任打过招呼,所以刘子光理所当然地觉得,酒厂领导这是遵照杜副主任的意思办事,自己能不费吹灰之力拿到货,全靠领导的面子。
接下来,在豆豉厂、县花炮公司,刘子光他们同样进展顺利,轻松拿到了货。其中,豆豉厂的厂长格外热情,中午特意邀请刘子光他们三人去吃饭。原来,刘子光给他们搞到了自行车指标,这可把豆豉厂的厂长给乐坏了。花炮县生产豆豉的厂家有好几个,分为县办和镇办。刘子光并不知晓这种情况,路过一家豆豉厂时,他就让许丙其停车,自己径直跑进去找厂领导“忽悠”。
厂家领导看了刘子光的介绍信后,十分爽快地批给他五十件豆豉,还热情洋溢地介绍厂里生产的其他产品,诸如什锦菜、萝丝酱萝卜、辣酱、豆瓣酱等等。人家如此客气,而刘子光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搞到各种货,于是他就让厂家往货车上装,每种酱菜都装了二十件。
为了腾空货车位置,刘子光一脸自信地对酱厂厂长讲:“对您如此热情的拥军行为,我代表江麓厂给您五辆自行车指标表示感谢。”
厂长听闻,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刘子光,还用手指了指自己,结结巴巴地问:“给……给我们厂五辆自行车指标?”
“没错啊,民拥军、军爱民,这不是应该的嘛?自行车就在货车箱里,您叫人来卸车吧。”刘子光心里想着,今天带自行车出来还真有点多余,不过既然带出来了,就做个人情好了。
“那按什么价格给我们?”厂长依旧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这家厂,是镇办单位,而且才刚开办几个月,厂长本人也是镇上普通干部挂职,平时想买些紧俏货,都得四处托关系找门路。现在刘子光一下子就给五个指标,酱厂厂长着实不敢相信这等好事。
“按零售价,175元一辆,凤鸟牌,不要工业券。”一旁的鹿青赶忙回答道。
“那太谢谢你们了!”厂长生怕刘子光反悔,第一时间安排人去卸自行车,并指挥着往货车上装豆豉和酱菜。不仅如此,还热情地拉着刘子光他们到镇政府食堂吃饭。
因货车还有空余位置没有装满,刘子光和鹿青商量之后,决定下午去窑大镇搞鞭炮。他们来到当地日杂公司,鹿青这才了解到鞭炮分为100响、200响、500响、1000响四种规格,烟花也有冲天炮、二踢脚、满地红三种,另外还有拉炮和刮炮。刘子光为了尽量凑齐更多品类,就每种要了十五件,反正他也不清楚哪个品类好卖,想着平均拿数量,以装满货车、凑多点品类为主。
刘正茂抵达八号仓,看着刘子光递给他的货单,略作思索后,便开始指挥起来:“牛二、袁俊,还有肖长民父子,你们先卸许丙其拉回来放在货箱最后的烟花鞭炮。”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货车的尾部。“每种规格的鞭炮和烟花都留十二件放在汽车旁边,剩下的三件搬进仓库放好。赵明慧,你负责监督并复核品种和数量。”
趁着大家卸鞭炮的工夫,刘正茂赶忙拿出纸笔,快速地做好许丙其货车今天拉回来的货品出库单。随后,他找到赵明慧,说道:“慧姐,你按这个单子往肖长民那辆解放牌车上装货,今天晚上必须装好,然后送到江麓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