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双方各有百万大军。
纵观整个华夏的历史长河,像这种级别的战役没有几次,如果在这个时代能有人升空俯瞰,会发现双方大军的联营全都延绵百里,宛如两条巨龙蛰伏大地,百万将士呼气可以成云。
这才是真正的国战!
是中原汉族和西域异族在历史上的第三次超级大碰撞。
何谓超级大碰撞?
大碰撞指的是一场输赢便可决定民族的气运,至少在百年时间里改变一处地域的格局,甚至能够影响到这个历史文明的走向。
如果中原一方赢了,那么整个大西北就落入汉家之手,从此推行农耕文明,世世代代传承延续。
而如果西域一方赢了,那么异族联军会继续挥兵东进,攻破边陲,踏足中原,从此华夏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弯刀的屠戮和压迫之下变为二等奴民。
因此,这一战不再是赌国运的战争,而是民族气运之争,是两大文明相互碰撞。
……
自古华夏男儿,慷慨豪迈之士,每当民族陷入危亡之时,必然涌现出热血英豪人物。
整个中原的民间,江湖,走卒贩夫,乃至街头乞丐,无不踊跃奔走,要为民族之战出一份力。
而那些豪门大户和世家门阀,也在第一时间摆出了助战姿态,同仇敌忾,不扯后腿。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除了最后两个王朝的士族阶层没有民族骨气,以前的王朝是有脊梁的,汉民族可以关起门来斗殴但是绝不容忍外族入主中原。
用后世史学家的话说,这时代的儒家还很硬,君子要学六艺,骨子里有汉人的血勇。
历史上的异族为什么都在偏远之地生活?
难道这些异族不喜欢中原的肥沃土地么?
不,他们喜欢,所有异族都想入住中原,所有异族都想在肥沃土地上生活。
可惜他们虽然很想霸占中原,但他们被汉人的老祖宗打跑了,汉家的历代先贤太猛了,中原沃土是老祖宗一代一代打下来留给子孙的财富。
中原是汉家的土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虽然这时代的门阀对百姓盘剥极为严重,但这些门阀还保留着汉家至上的传统理念,一旦民族危亡,士族同仇敌忾。
毕竟谁都明白,民族气运之争不能输。
于是乎,整个中原无论富贵还是贫穷全都要为大战出力。
首先动起来的是大唐河北道……
自古燕赵之地,民族志气最重,当大决战的消息传播后,河北道立马有无数长者振臂高呼。
“全民驰援,不畏生死!”
仅仅八个字,凸显了燕赵大地的英骨。
无数百姓闻声而从,箪食壶浆奔赴西夏,男人推着小车,拿出家中粮食,女人挑着担子,箩筐里是烙好的饼子。
燕赵大地的百姓,在长者们的带领下驰援大战,有粮食的贡献粮食,没粮食的就贡献人力。
超级大战役,拼的是底蕴!
而现在,整个河北道的百姓自愿贡献全家财富给中原联军增加底蕴。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和财力。
大唐山东道,热血男儿纷纷告别家乡,山东汉子历来不怕死,为了家国可以不惜生命,他们自发组成民团,赶赴西夏担任辅兵。
大唐山西道,汉子们没日没夜的挖煤,女人们则是化身运输队,把一车一车煤块运往前线。
此时虽然初春,但是天寒地冻,这些煤块运往军中之后,能让大军的每一个营帐都保证取暖。
保证取暖,便能时刻拥有战斗力,这一场战役无论打多少次,每一次开战都能让兵卒握住武器的手指不僵冷。
大唐江北道,江东道,淮北道……
三道百姓同时北上,自发出动民女高达二十余万,同样奔赴前线,要为将士们在大战之中后勤做保障。
江南士族门阀,川蜀门阀势力,全都踊跃捐资,高达几万车的粮草源源不断往西夏运送。
漕帮虽然一直想坑大唐,但这次是整个中原和西域对战,因此也把私心暂时放下,动用整个中原的水运帮助战争。
数万艘船只,每天在大小河流穿梭,运转战争所需的物资粮草,一船一船的往西北运送。
此时大唐的大运河已经稍微有所疏通,河道的最中间已经能保证两艘船并行,于是,南方船只一路向北,到山东之后转入黄河,然后由数之不尽的纤夫以人力拉动,竟然做到了逆水行舟一日百里。
黄河下游在山东,上游恰恰是大决战所在的西夏河套平原,几十万纤夫日夜不歇,拉动船只不断运送粮草。
陆地上,是几万辆牛车在赶赴战场。
河道上,是数之不尽的船只在通行。
如此多的粮草,即便五百万大军也能满足所需,这便是中原汉家的齐心协力,汇聚民族之力进行超饱和方式助战。不怕粮草太多浪费,只担心前线大军不够吃……
真的是超饱和援助,仅陆运的粮草就够大军吃一年。
漕运的能力更强,至少能供应两三百万大军。
大决战,打的就是底蕴!中原民族绝不服输,要让西域看看汉家的决然。
……
江湖上,各帮各派纷纷登高一呼,哪怕是平日里的流氓泼皮,这次也表现出为民族而战的热血。
有长枪大侠陆千山,号召一群江湖义士,几千人奔赴河套平原驰援,被编入中原联军的义士营。
有道门的数千个背剑老君下山,虽已白发苍苍但却精神矍铄,每逢民族之战,道门从不落后。
又有腰悬葫芦的医师,从各地不断向西北汇聚,自带草药,自带干粮,要为大战出力,救治受伤兵卒。
短短半个月内,整个中原大地到处都在动!
民间百姓,贩夫走卒,门阀,世家,江湖义士,道门老君……
同一时间里,各方势力的精英人物齐齐赶往河套平原。
刘伯瘟赶来了,不再留守燕京。
耶律楚材也赶来了,放下了雅雅部的政务。
武清风早就已经身处联军大营,第一时间和两位谋士碰面,于是,天下三大智者第一次聚齐。
此外,还有……
驻扎南云的顾老大!
坐镇淮北的宗泽老帅!
两位大帅星夜疾驰,仅用十余日时间就到达。
南云岳鹏举,草原察哈王,大唐崔寒山,这三位现在被天下称之为半帅之才,也在极短的时间赶赴到了河套战场。
一时之间,群英聚集。
天下三大谋士,外加五位帅才。
中原兵马109万,军营绵延百余里,气势雄浑,宛如巨龙。
而西域一方的联军,这些日子也一直在整军备战,双方相隔距离仅仅不到十里,都在为了大决战在做最后的准备。
一旦开打,不死不休,像这种级别的战役,必然会打的旷日持久
后世之人受影视影响,难免会产生某种误区,总认为大战一场就能结束,谁输谁赢仿佛是一场短剧,其实不然,无论古代还是后世的大战全都要打很多天。
双方各有百万大军,必然要交战几十次,不可能两百多万同时开战,而是通过一次一次的交战不断消磨。
直到某一方的优势扩大到极点,才会发起歼灭性质的超级大战。
……
百万级别的战役,杨一笑深知自己不具备指挥能力,因此当顾老大赶赴之时,他在第一时间移交了指挥权。
妹夫和大舅哥之间,默契不需要明言,杨一笑移交虎符的时候,总共只对顾老大说了三句话。
“大哥,拜托了!”这是第一句!
“自我起家以来,这是最难一战,如果输了,不只是杨氏衰败,还有整个中原,都要引发浩劫。”这是第二句!
然后是第三句,杨一笑竟然又重复了第一句。
“大哥,拜托了!”
至于顾老大,一句也没说,仅是单膝跪地接下虎符,然后冲着妹夫郑重的点头。
百万级别的超级战役,杨氏是从此衰落还是走向辉煌,大唐能不能延续下去,乃至整个中原会不会引发浩劫……
一切尽在不言中,都看大帅的指挥。
联军虎符,至此移交。
……
【第一更送上,山水继续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