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胡濙左右看了看拿出了一张纸,在上面画了几个圈说道:“陛下,这是人,这是户,这是宗族,这是天下。”

“一户五口,人构成了户,每一户都是天下的最基本的,历朝历代无不是编户齐民。”

“一户一户聚集起来,为宗族,宗族与宗族构成了天下。”

胡濙的话不难理解,翻译翻译就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个人并非社会的基本元素,户或者说家庭才是,一户户的家庭构成了宗族。

宗族是一种组织,科层制的官僚也是组织,一个个的工坊、学院、也是组织。

那么组织内有关系,组织内存在契约、雇用、租赁的关系,组织和组织之间也存在关系,合作联盟、对立竞争、难舍难分的关系。

正如没有人可以离开别人的劳动一样,组织和组织之间,也是嵌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任何的组织可以离开其他组织。

胡濙虽然只画了几个圆,里面写了几个字,人、户、宗族、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胡濙颇为兴奋的说道:“修身是人,齐家是户,治国是宗族。”

“《礼记》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国,字本义是邦国,封邑。

最外面有「囗」,表示土地范围和守备,因为国内,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戈」。

《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

所以,胡濙将国解释为宗族是毫无问题的。

在礼记讲究修身齐家,齐家国治,国治天下平。

这明确表明了一种社会的递进、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胡濙继续说道:“罗马法中强调父权,最终就是强调宗族法大于律法,他们的家长权,凌驾在了律法之上!”

“所以宗族就会牢不可破,固若金汤,就形成了一个私权至上的社会状态。”

“私权至上,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社会松散,没有骨架,他们就只能诉诸于鬼神。”

“所以,即便是大秦国在最开始也是多神教派,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的诉诸于鬼神,终于在狄奥多西一世手中,正式确定了一神教的派。”

“随后狄奥多西一世将两个儿子分封为了东西两个大秦国,西秦被日耳曼蛮族所灭,而东秦即将亡于奥斯曼人之手。”

私权至上导致家族遍地都是,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冷漠仇杀、对立竞争为主。

所以西罗马的灭亡,致使整个泰西陷入了无休无止的永夜之中,杀戮、血腥、无序、暴戾充斥着整个泰西大地。

中国有个阶段有些类似,三国乱战之后,紧接着的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战乱时代。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完全完全荒唐的年代,没有一丝丝的美好。

魏晋南北朝大思辨的结果就是:均田府兵制。

胡濙继续说道:“正是因为家长权大于法权,使得大秦国和西秦、东秦国,始终都无法诞生科层制的官僚。”

朱祁钰忽然想到了日后的美利坚,人家那边压根没什么权力寻租的概念,一切利用权力获利的行为,都是合法的。

胡濙讲的很有道理。

“如果说泰西是典型的家族制,那么大明就是宗族制和科层制管理并行的状态。”朱祁钰点头说道。

宗族是基于祖先崇拜而紧密团结在一起,任何家谱,翻动一下,就会有历代名人,当然就跟倭寇里没有倭寇一样,家谱里的历代名人,究竟有没有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攀上了亲戚。

类似的行为还有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追封刘禅,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为祖宗。

家族制是基于家长独揽权柄而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宗族制和家族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大明强调子的义务,也就是孝,罗马强调父也就是家长权,最终走向了宗族制和家族制两种不同的脉络。

“是的。”胡濙振声说道:“所以,陛下,虽然把一切问题追溯到宗族上,有些欠妥,但是大部分问题的源头的确是宗族。”

朱祁钰点头说道:“嗯,有道理。”

从一个大视角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大明的权力构成,是两部分。

第一部分自然是是自上而下的皇权,而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缙绅把持的宗族乡权,二者平行运作,互相作用。

缙绅们摇旗呐喊,要求皇帝「无为垂拱而天下治」就是在保障自己的宗族乡权。

皇权是依托于科层制的官吏实现统治,但是这些官吏本身是缙绅的一部分,出自于缙绅,所以皇威不振,各种妖魔鬼怪,群魔乱舞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宗族制和科层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是彼此寄生的,虽然有对立,但是也有合作。

胡濙的这个视角,非常有趣。

当尼古劳兹带着几千卷的书来到了大明,中西方的文化开始交流的时候,胡濙首先就看到了礼法,从根子上,找到了社会模式运行的不同。

罗马在探索的路上,其实也经历过科层制和家族制的探索,也非单纯的家族制,但是父权始终凌驾于法权,所以他们需要宗教,而且需要一神教,然后权力和神权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但是大明朝是宗族制和科层制并行,就出现了反复拉扯的情况。

胡濙站了起来,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班固《汉书》曰: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

“秦制为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

“秦汉都是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

“《唐律疏义》曰:里正之等,亲管百姓,既同里閈闬,多相谙委。里正、坊正,职在驱催。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唐为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

“《唐六典》有载:制、敕、册、令、教、符。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皆曰符。符下县,县帖乡,分付里正。”

朱祁钰明白胡濙想要表达的意思,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秦汉唐都有严密的基层组织,商鞅的搞出了什伍连坐法,秦汉都是如此,而且连坐处罚。

而唐朝是里乡法,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

唐有六种公文,其中的符就是专门下到县里,县里出贴给乡长、里正、村正。

大唐皇权把手深入到了村一级之中。

比如杜甫的《石壕吏》就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描述,而杜荀鹤在《山中寡妇》也说「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等等。

大唐的诗人在诗词中勾勒出了整个大唐,而大唐的官僚们在议中,也在描画大唐的模样。

宗族制和科层制是在斗争中反复螺旋上升的,而且大明的皇权始终大于家长权,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即便是在天启年间、崇祯九年之前,也能把征辽饷收齐。

鞑清一直到光绪年间,都在收征辽饷,而且不换名目,就这个名字。

鞑清收征辽饷要征伐辽东吗?

我征我自己?

其实并非完全的皇权大于家长权,本质上是大一统之下的公权大于私权,朱祁钰对此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

朱祁钰十分确定的说道:“大明不也有百户为一里,六里为一乡,朕委派了掌令官前往治理,甲首、里正、掌令官三级乡野管理农庄的管理吏员,已经运转整整五年了。”

而且在掌令官手中,还有两支重要的力量一个是卫所儒学堂的军生,一个是义勇团练的队正。

大明的农庄法已经推行了五年的时间,是基于刘伯温军卫法的升级。

朱祁钰一直想加个妇女主任,但是没有根基,确切的说,没有实现的办法,设一个妇女主任,也没活儿干。

劳动使人自由。

在最开始的时候,农庄法的目的,是恢复人口。

山外九州、京畿、福建因为兵祸,导致了人口大幅度衰减,朱祁钰只能抬出太祖高皇帝的军卫法,来恢复人口。

一成半的藁税,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新辟之地的靖安省,河套地区的农庄法,也是恢复人丁,渠家人和瓦剌,搞得实在是太过于天怒人怨。

后来的农庄法,朱祁钰并没有全面推开,而是除了山东之外,各地官田设有部分的农庄法,这些农庄法就是鲶鱼的作用,是朝廷的公权和宗族私权的拉扯。

胡濙坐在了凳子上无奈的说道:“两京一十六省,只有京畿、福建、靖安,全面铺开了农庄法,山西部分、贵州部分,其余都是小范围的试点。”

朱祁钰看着胡濙的颓然,十分确切的说道:“胡尚书,农庄法不是万能法,它能解决的只是人口大范围凋零,恢复人丁是很好用的,但是…它最终会败坏掉的。”

“按劳分配其实并不公平。”

“这个解释起来太麻烦了,但是胡尚书还记得朕让你删除了那句万世不移之法吗?”

“世间本就没有万世不移之法,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万能法。”

“每一个不同时间,总是有不同的问题,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

“现在的宗族出现了,或者说公权和私权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朱祁钰从来没有在盐铁会议上总论过分配二字,朱祁钰要解释清楚按劳分配并不公平,是极为困难的。

但是公权和私权产生了矛盾,出现了种种群魔乱舞的现象,胡濙通过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王直和他自身的经历,鞭辟入里的从根源找到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那么,如何解决呢?

“现阶段,根本不可能消灭宗族。”朱祁钰提醒了一下胡濙。

无法消灭宗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明现阶段下无法消灭皇帝。

老朱家是天底下最大的宗族,而朱祁钰本人就是大宗正。

胡濙想要彻底消灭宗族,首先就得消灭皇帝。

这不是朱祁钰贪恋皇位,而是现阶段的生产力,根本做不到消灭宗族制。

除非朱祁钰能够手搓可控核聚变,但是即便他能手搓可控核聚变,真的就能够实现墨子所构建的「你爱我,我爱你,亲人之亲如己之亲,爱人之财如己之财,人类生活在一片爱声之中」的大同世界吗?

朱祁钰持有保守悲观态度,当然有人信,有人不信,朱祁钰只是不相信人性罢了。

朱祁钰的执政理念从来都很现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惓惓以生灵为念,为百姓谋福。

“科层制的官僚来自于宗族,是不是可以在科举制度上,下点功夫呢?”胡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具体所说。”

胡濙沉默了许久,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才开口说道:“取缔私塾,设官学。至少秀才的教育,应该把持在朝廷的手中,而不是秀才四处提着十条肉,去拜师学艺。”

十条肉,叫做束修,乃是师礼。

“国子监在各省三司使治所设立分监,归公所有,分科治学教授算学。”

“如果能把当年天下社学组织起来,那就更好了。”

“民风不善,教化不明。”

胡濙心中升起了向往,洪武八年太祖高皇帝下旨各地立社学,延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十五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

胡濙就是读社学长大的,而且还因为学习好,未经童试,就获得了秀才的身份。

洪武年间中举,建文二年进士及第。

作为礼部尚书,他认为民风不善,皆因为教化不明所致。

朱祁钰看着自己的灯盏,无奈的说道:“朝廷没钱。”

“即便是只把各地的秀才收入府学堂,内承运库太监林绣就算过,每年都需要三百万枚银币,这不是一年期的投入,是十年、百年持之以恒的投入。”

“而且随人人丁的增加,科层制的臃肿,府学堂的投入会持续增加。”

“这还不算营建费用。”

“如果真的要把各地的社学捡起来,归朝廷管辖,那…就不是三百万枚银币那么简单了。”

三千万?

林绣没算过,朱祁钰也没算过,主要是人口增长,势必带来教育的投入。

“陛下,教化也是礼法,朝廷应有之义。”胡濙有些激动的说道。

维持一个朝廷是很昂贵的,李贤对此深有体会,李贤曾经在僭朝为官的时候,算过一笔账。

即便是去掉陕西、辽东这些贫瘠、人丁不是很兴旺的地方,维持一个朝廷至少需要一千六百万银币或者等价实物。

“要不再苦一苦势要豪右富商巨贾?”朱祁钰思考了下说道。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