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仍在继续,当副总指挥提出三线齐头并进的战略部署后,他的目光便落在了129师代表团所处的坐席区域。
按照惯例,援越军事顾问团的汇报工作,本应由386旅派出的程世发和丁伟亲自述职。
但眼下两位团长仍在东南亚的第一线指挥作战,这份汇报职责自然由其直系领导代为履行。
一想到部下们接连发来的诉苦电报,旅长的嘴角不禁泛起了一抹庆幸的“怪笑”。
此刻他越发笃定,当初采纳黄河的建议是何等明智。
倘若真的去了中南半岛,在深山老林里吃瘪受气倒是小事,错失参与光复全华北这样的战略决战,才是真正的历史性遗憾。
考虑到会议室内的同志们还在等自己汇报工作,旅长深吸一口气调整好情绪,紧接着拿起教鞭来到了地图前。
“当前越盟的作战部队已经初具规模,五万人的主力军配合地方武装及游击力量,基本具备了自保的能力。”
“不过他们自保有余,进攻不足。毕竟鬼子在暹、缅、马、新四国部署了第15、25两个军,共六个师团的兵力。”
“单凭越盟,想要单独打穿东南亚根本不现实。”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立马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夸赞声,显然是对程、丁二人的工作非常满意。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一支近十万人的野战部队竟在敌后迅速成型。纵使以陆军重组专家的标准来衡量,这般建军速度与规模也堪称敌后抗战史上的标杆。
至于战斗力和实战表现等问题?
那就只能再苦一苦程世发和丁伟了,一切都是为了北海舰队!
“好好好,干得漂亮啊。按照现在这个进度,我们明年必然能打通马六甲海峡,把土伦舰队迎回渤海。”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越盟甚至可以跟带英和果脯同步行动,从而减少一定的损失与伤亡。”
“Zq同志,会后立即以总部名义给程世发和丁伟签发嘉奖令。这二位可是功臣,决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在接下来的战略会议中,同志们集思广益、深入探讨,最终敲定了中南半岛战役的完整作战方案,明确“先取高棉,再图暹罗”的阶段性方针。
完成东南亚的作战部署后,副总指挥一把接过旅长递来的教鞭,目光随即转向军事地图上的另一块半岛,斩钉截铁地下达指示:
“李云龙!你们陆战一旅在鲁东战役中打得非常漂亮。不过下一阶段的冀省战役,我并不打算让伞兵们参加,你有什么想法吗?”
闻言,原本还在嘻嘻哈哈,对自己老领导指指点点的李大旅长顿时一怔,这突如其来的点将完全打乱了他的预想。
啊,怎么就轮到旅级单位了,副总指挥不按套路出牌啊。
不过军人的本能还是压倒了一切迟疑,老李“唰”地起身立正,毫不犹豫地回应道:
“报告!我们旅绝对服从总部的安排!您老人家就算是要把陆战一旅空投至东京,我和战士们也会坚决执行命令。”
满意,越看越满意。
副总指挥凝视着眼前的爱将,眼底泛起欣慰的波澜。昔日的顽石,终于被打磨成了一把锋铓内敛的利剑啊。
片刻后,大将军收敛心神,手中教鞭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最终定格在半岛的等高线上。
“李云龙,我这次准备给陆战一旅压个硬担子,把你们派到真正意义上的敌后。”
“根据可靠情报,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即将把第19、20师团调至辽西。总部的意思是,得在鬼子的心窝里插把刀子。”
“弹药、补给、人员,有什么需求你现在开口,我当场给你批条子。”
此话一出,老李立马陷入了沉思,脸上的表情更是拧成了一团。
从战略层面考量,半岛的局势较之印支战场更为复杂。那里不仅是关东军绝对国防圈的核心支撑点,更是鬼子本土与大陆战场间的钢铁走廊。
要是陆战一旅真在半岛扎下根来,乃至开辟出了第二战场。到时候可就不是捅了马蜂窝那么简单,而是直接掀了关东军的炕头!
当然了,风险与收益共生共存。
如果伞兵们能顺利建立根据地,那关东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天生就处于劣势,毕竟鬼子70%的补给都在依赖京义铁路。
思索片刻后,李云龙一拳砸在圆桌的边缘,豪气十足地说道:
“打仗向来都是富贵险中求,要是我们旅能在敌后站稳脚跟,他关东军就将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
“哼,我倒要看看梅津美治郎这个老鬼子,要怎么应对后院起火、前院冒烟的生死难题!”
老李这番掷地有声的豪言,引得在座的大佬们相视一笑。几位曾经的老领导更是不约而同地竖起拇指,眼底尽是赞许之色。
眼瞅着会议气氛已达高潮,李云龙趁热打铁,当即向副总指挥提出首个作战需求。
“报告首长!您方才提到了特事特批,那我就不客气了。敌后作战需要统一指挥权,我申请全权调度联军各部!”
“到了半岛,我们旅有很大概率要直面数万敌人。只有团结一切可用的力量,陆战一旅才能成为刺进鬼子心头的尖刀!”
面对李云龙提出的首项作战需求,副总指挥与副总参谋对视一眼,当即拍板同意。
中条山战役、河套救援和鲁东会战三场大硬仗,早已证明李、赵、邢三人具备战区级的指挥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统领全局。
更何况总部本就酝酿着整合联军指挥体系的方案,李云龙这一申请,恰与他们的战略布局不谋而合。
“没问题,我答应你!”
“等今天的会议正式结束以后,我亲自联系边区,让战狐和陆军士气奇才出面调度,授予你敌后最高指挥权。”
“好啦,你小子还有什么需求,赶紧一并说出来。”
作为全民国最危险的男人,老李早已掌握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技能。
得到副总指挥的首肯后,他面色如常,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就仿佛这指挥权的移交不过是例行公事。
可熟悉李云龙的人都知道,他越是这般不动声色,心里盘算的越是大事。
果然,老李略一沉吟,直接放出了大招。
“既然指挥权定了,那接下来就该讨论讨论装备补给的问题。”
“老黄,我听说丑国人为自由法国专门设计了一款构造简单、制造方便、容易组装、隐蔽性还高的手枪。”
“这种武器应该很适合敌后的游击队使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搞几万把,我准备给半岛的鬼子们添添堵。”
纵观世界枪械发展史,有三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器,始终霸占着传奇的宝座。
它们分别是带英的水管枪斯登、法鸡的栓动机枪绍沙,以及美利坚的解放者。
李云龙口中的专供美械,那自然就是三款传奇中的最后一位,没十年脑血栓都设计不出来的Fp-45。
眼瞅着老乡的大招砸到了自己,黄河立马从凳子上弹了起来,开始给大家介绍起了火炬手枪。
“老李,我明白你的意思。给敌占区大规模发放武器,无非就是发动当地游击队,让他们给半岛的鬼子添堵呗。”
“但是你说的那款手枪,它真的不合适。”
“丑国人为了省钱、省工序,连最基础的膛线都没有设计,所谓的解放者根本就是个滑膛枪。这玩意给光头,光头都不收。”
涉及到自己的一世英明,黄河几乎是火力全开,很快便将Fp-45的利弊一一道明。要是让他仿造这种破烂,后世的人指不定会怎么吐槽他呢。
在得知所谓的解放者只不过是流水线版的单打一后,李云龙很快便放弃了这款武器。
半岛的局势的确很乱,但怎么说都算是半个自己人。让当地游击队拿着这种破烂跟敌人作战,那不就成了坑人嘛。
不过让鬼子陷入全民皆敌的计划还是要执行,老李稍作犹豫,继续询问道:
“我记得太原和绥远那边都有王八盒子的生产线吧,同志们能不能赶赶工,在我们旅出发前搞出几万支。”
“这玩意的造价不贵,操作简单,可以用来武装游击队。”
虽然南部十四式的性能很差,但它怎么说都是一款制式军用手枪。配合上各军区库存的三八大盖,完全可以胜任武装游击队的任务。
念头通达后,黄河默默地点了点头。
王八盒子就王八盒子吧,总比仿造解放者要强的多,自己的一世英名勉强算是保住了。
“行,我会尽快落实你的需求。哎,早知道就应该多留些日械,否则现在可不至于临时赶工。”
接下来的会议,同志们一起商讨了进攻冀省的细节部署,并且明确了“绥远军区、鲁省军区、129师和120师多线推进”的阶段性方针。
临散会前,副总指挥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北海舰队所在的坐席区域。
似乎是想到了缺席的萧主任,他直接开口问道:
“李玉杰,算算时间,你们司令应该快到伊朗了吧。他这次带了多少援助物资,能装备多少自由法国的部队?”
······
1942年11月2日,法属阿尔及利亚。
湿冷的雾气裹挟着地中海特有的咸腥味,渗入夏宫大理石走廊的每一道缝隙。
走廊尽头,海军上将弗朗索瓦·达尔朗的脚步声沉稳却又疲惫,他的白色制服在昏黄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目。
像一面投降的白旗,又像一块待宰的鲜肉。
“该死的英国佬,该死的丑国人!这些伪善的强盗句句不离自由、民主,可从未真正地尊重过法国的主权。”
“一群贪婪的秃鹫,吸血的蛀虫,你们到底懂不懂什么叫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1941年,是达尔朗的人生巅峰。这个阶段,他是维希外交、国防的一把手,在法国是正儿八经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短短的一年时间,这位海军上将便迎来了自己的滑铁卢。
在政坛,他的地位逐渐被更听话的赖伐尔取代。
军事?
维系本就没多少军队,所谓的总司令只不过是一个没什么实权的空职而已。
一想到咄咄逼人的盟军代表,达尔朗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那个宽脸光头,明明在上个月还跟自己称兄道弟,整个人都是一副和事佬的模样。可现在,对方居然逼迫自己交出所有权利。
“混蛋,活该你们被一群亚洲人在太平洋上爆杀。连海战都打不明白的垃圾,怎么好意思开口索要我的土伦舰队!”
愤怒,吞噬了达尔朗的理智,也撕碎了军人最后的警觉。
如果这位海军上将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或许他还真有机会发现藏身在走廊阴影里的刺客,发现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嘭!”
就在达尔朗准备转弯,带着公文包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时。一发子弹突然击中了他的左胸,还顺带打碎了嵌有大帅照片的金表。
65岁的海军上将像挨了一记重拳,踉跄着撞向镶金边的橡木门。
“叛徒!你这个该死的叛徒!”年轻的刺客从阴影里跳出,20岁的脸因愤怒而扭曲至极。不过他并没有忘记正事,毫不犹豫地再次扣动了扳机。
“这是为了法兰西!”
“嘭!”
第二枪,穿透了达尔朗的肺叶,子弹甚至还给墙上的油画开了一个大洞。
“嘭!”
第三枪直接命中眉心。
两胸一头,神仙难救。
达尔朗的蓝眼睛瞬间失去焦距,连一句完整的遗言都没有交代,就像棵被砍伐的老橡树般缓缓倒下。
飞溅的鲜血在墙上喷溅出了奇异的轮廓,像极了他珍藏已久的十七世纪海图,那上面还标注着摇摇欲坠的土伦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