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卢,你的意思是帮着虎贲军造反?”
“没错,现在我们世家已经落魄到娘不亲舅不爱的地步,再这么发展下去,博陵崔家就是我们的下场。”
卢克制这话再次说到众人心坎里,博陵崔家的遭遇,谁不是唇亡齿寒?谁不想着这是李老二和张牧的步步蚕食?
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除了灭亡,还有其他出路吗?
“老卢,正如你所说,虽然现在虎贲军主帅是长孙冲,可真正掌控虎贲军的还是张牧。如果虎贲军造反成功,他们势必会把张牧抬到那个位置上。毕竟只有张牧才能服众,除了张牧,谁坐那个位置都会有人反对?不管是全面的席君买还是颇有谋略的王玄策,又或者是全面的薛仁贵,他们纵然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帅才,可他们彼此之间都不能服众。所以,最后他们定要黄袍加身把张牧推出来。这样一来,天下就是张牧的。以我们和张牧之间关系,张牧能放过我们?我们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听到这,卢克制笑了。
“老郑,你啊………还是不了解人性。现在李老二是皇帝,张牧自然跟我们过不去。不是说张牧想跟我们过不去,主要是李老二需要一个有能力跟我们过不去的臣子。也就是因为这个,张牧才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成长如斯。可此一时彼一时,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咱们设想一下,如果张牧真坐了那个位置,他第一件事情是干嘛?”
听到卢克制这话,王为富脱口而出。“稳定朝局,稳定他的江山社稷。”
“对喽,就是这样。当年他陇西李氏刚得天下,不也极力拉拢我们世家帮他稳定局势吗?张牧不是傻子,他自然是懂。看着吧,只要张牧得了天下,第一件事就是拉拢我们稳定局势。至于局势稳定后会和李老二一样打压我们,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咱们心里有数,注意就是。再一个,张牧可没有陇西李氏那么大的底蕴?陇西李氏在得天下之前就是我们五姓七望之首,他有底气打压我们。可是张牧有吗?他有啥?他有个毛,啥都没有。他想稳定局势,必须依靠我们世家。离开我们世家的支持,他一个破落户能干嘛?所以啊,只要张牧坐那位置,我们世家就能翻身。”
………
卢克制话音落下,众人直接倒吸一口凉气,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老卢,你就说说看,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看到众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卢克制很是满意。
“首先,金吾卫必须死。当然,在金吾卫死之前,必须弄死此时在长安城里的五千手无寸铁虎贲军,这是逼迫城外几万虎贲军攻打长安城的首要条件。”
“老卢,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懂,可问题是五千手无寸铁的虎贲军在城内,几万武装到牙齿的虎贲军在城外。当金吾卫杀了五千手无寸铁虎贲军后,城外虎贲军如何进报仇?”
“不错,老郑说的在理。我猜想长孙无忌应该是先礼后兵,毕竟金吾卫不是他的兵,那是李君羡的兵。李君羡不是没有脑子的人,他不可能一上来就下死手。如果李君羡没能劝退城内五千手无寸铁虎贲军,那么长孙无忌一定会下令关闭城门。长孙无忌能够说服李君羡去为难虎贲军,说明长孙无忌得到了他妹妹的支持。有皇后娘娘的支持,长孙无忌有能力马上关闭城门。如果城门关闭,那城外的几万虎贲军哪里能得到城内五千手无寸铁虎贲军被杀的消息?就算最后消息泄露出去,那也是几天过后,这几天足够改变一切。”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现在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说明李老二和张牧都都蒙在鼓里。虽然我不知道他们为何被蒙在鼓里,但是,我敢肯定,只要让她们翁婿二人知晓事情经过,虎贲军就不可能打进长安城。”
听到卢克制喋喋咻咻说个没完,崔无涯很是不满。
“老卢,这都什么时候了?再磨蹭下去,鬼知道长孙无忌会不会提前把城门关上。你赶紧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在崔无涯的提醒下,卢克制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这样,咱们兵分两路,一路到兵部衙门助长孙无忌一臂之力,争取让金吾卫和那五千手无寸铁的虎贲军打起来。一路到城外去通知城外几万虎贲军,就说城内五千手无寸铁虎贲军和金吾卫打起来,危在旦夕。这样一来,就算金吾卫和城内五千手无寸铁虎贲军没打起来,那城外几万虎贲军也坐不住。只要城外几万虎贲军冲进城,就算李君羡不想打,也不得不打。”
“老卢,我觉得得兵分三路,一路出城去通知虎贲军,一路去兵部衙门挑拨离间,还有一路得去城门口等着,等城外几万虎贲军冲过来,直接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万一城外几万虎贲军冲进来,城门被及时关闭,那岂不是白忙?”
听到太原王家家主王为富这话,卢克制大喜。
“老王说的对,这样,老李,老郑,你们派人去通知城外虎贲军,多派人,就说是寻常百姓,又或者是沐国公府,工坊里的工人。反反复复的前去通报,不怕他们不相信。老崔,你和我派人到兵部衙门去煽风点火,一定要让金吾卫和虎贲军打起来。老王,你派人带着你王家的酒水到长安城南城门去犒劳守城兵,争取把他们灌醉。就算没灌醉,等城外虎贲军冲进来,你们也得阻止守城兵关闭城门。”
看着众人没有异议,卢克制站起身。
“老哥几个,我们大家知道我们私底下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是,现在已经到了我们世家生死存亡之际,如果我们还不能全力以赴,那我们世家真就没机会,博陵崔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竭尽所能促成这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