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且隋 >   第292章 厥归

大兴城的末日景象,在突厥人眼中,已从最初的“丰饶猎场”变成了亟待逃离的泥沼。

城内,易子而食已非传闻,饿殍倒毙街头无人收殓,仅存的一点秩序如同风中残烛,在绝望的哭嚎与零星爆发的抢掠厮杀中摇曳欲灭。

曾经象征着权力与繁华的朱雀大街,如今被一种混杂着腐臭与绝望的死亡气息笼罩。

反王联盟的高层,固然还掌握着最后一点隐秘的存粮,勉强维持着核心武力和自身的体面,但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失去了持续的外部输入,这座被重重围困的孤城,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而突厥人,这支他们曾引为强援、甚至暗自忌惮的力量,此刻的存在变得异常尴尬。

起初,突厥人以粮食“招募”人口,对李渊、李密等人而言,是减轻压力、转移矛盾、甚至从中渔利的“好事”。

他们默许,甚至暗中推动,将大量“无用”的底层民众、俘虏、乃至不听话的部下,当作筹码换取宝贵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这笔残酷的交易,一度维系着城内一种扭曲而脆弱的平衡。

然而,随着饥荒加剧,粮食来源彻底枯竭,突厥人自身携带的粮秣也需优先保障北归之需,这种交易的“收益率”急剧下降。

一个健壮工匠能换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一个年轻女子的价格甚至抵不上一袋发霉的粟米。

更重要的是,突厥人开始挑剔,非技艺精湛的工匠或潜力巨大的孩童不再接收。

反王们惊恐地发现,他们手中可用的“筹码”在迅速贬值,而突厥人对这座城市的“兴趣”也在同步锐减。

当“买家”不再愿意出价,甚至本身就成为粮食消耗者时,这支外来力量的存在,就从“助力”变成了“负担”,甚至是潜在的威胁。

恐慌,在高层蔓延。

他们担心饥饿的突厥军队会失控,担心这些狼骑在离开前会进行最后的、无差别的洗劫。

更担心的是,一旦突厥人撤走,城外虎视眈眈的杨子灿,将再无顾忌。

这种担忧,在突厥南面大将军古思汉正式向延兴朝廷递交文牒,表明即将北归之意时,达到了顶点。

太极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杨侗,面容消瘦,毫无表情。

当家的李渊,试图挽留,声音带着近乎哀求的意味:

“古思汉大王,如今城内危殆,正需贵部精锐震慑不轨,同舟共济之时,何以骤然北归?莫非是朕……是本王有何处怠慢?”

古思汉身披狼裘,立于殿中,面对一群形容枯槁、强作镇定的反王,脸上带着草原武士特有的、毫不掩饰的直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唐王言重了。”

他的汉话带着浓重的口音,却字句清晰:

“我等奉可汗之命南下,助联盟共抗暴隋。”

“如今,大兴已下,联盟立朝,我等使命已了。”

“草原才是我们的家,儿郎们思念故乡的牧场和风雪。”

“况且,因为侧可敦平阳公主的意外去世,尊贵的三大罗催促我等回去交代详情,哎,我等尚不知如何解释呢。”

“但愿唐王送去的财宝物资,能让三大罗大人满意,否则……”

他停顿了一下,没有延续这个话题。

不过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李渊、李密等人,语气开始变得强硬:

“再者,如今城内粮尽,我数万儿郎亦要吃饭!留下,难道要与你们一同饿死,或者……去抢你们那最后一点口粮吗?”

这话,如同冰冷的刀子,戳破了最后一丝虚伪的客套。

李密脸色铁青,王世充眼神闪烁,刘武周、罗艺等人则面露忧惧。

是啊,留下?留下做什么?一起饿死,还是等着被饿疯的突厥人反噬?

“将军误会了……”

李渊还想再分辩。

“不必多言!”

古思汉大手一挥,打断了他。

“北归之意已决,三日后开拔。还请唐王、魏王行个方便,打开通道。至于联盟日后之事……”

他顿了顿,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表情。

“我等草原之人,不便过多插手中原皇朝更替。当然,如果日后诸位大王有什么新的需求,欢迎派使者前来我王庭,届时好酒款待,用到本王之时,一定竭力而为。”

“诸位,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好自为之!”

说罢,他竟不再理会延兴朝君臣的反应,微微躬身向中央大位之上高坐的杨侑,行了个合适的草原礼节,便转身大步离去。

铁靴,踏在殿砖上,发出空旷而令人心寒的回响。

挽留?

根本无从挽留。

实力对比已然逆转,主动权早已不在困守孤城的众反王手中。

突厥人的北归,不是商量,是通知。

接下来的三天,是大兴城最后秩序崩解前的疯狂。

突厥各部——古思汉(驻李渊军附近)、阿史那辛明(驻原窦建德军区域)、阿比措(刘武周部)、仓基古力(薛举部)、布拉吉(王世充部)——开始紧锣密鼓地收拾行装。

他们将从城中搜刮、交易来的财富打包,将筛选好的“人口资源”集中看管。

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最后的混乱。

一些意识到被抛弃的士兵和民众,试图冲击突厥人的营地,想要抢夺粮食,或者阻止他们带走自己的亲人。

然而,回应他们的是突厥狼骑无情的弓箭和弯刀。

鲜血再次染红了街巷,只是这一次,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赤裸和绝望。

反王们的军队,此刻大多选择了冷眼旁观,甚至暗中协助突厥人镇压“暴民”。

他们不敢,也不能在这个时候与突厥人翻脸。

只求这些“瘟神”尽快离开,哪怕代价是城内最后一丝元气的流失。

阿史那辛明站在自己的营帐前,看着眼前乱象,眼神冷静。

他早已通过灰影的渠道,将最珍贵的一批工匠和他们的家眷,以及一些身份特殊、对粟末地未来有用的人才,提前秘密转移了出去。

此刻明面上集结的,不过是掩人耳目的部分。

“神使的谋划,果然深远。”

他心中暗忖。用敌人的粮食危机,不仅削弱了敌人,还为己方换来了建设急需的人力,更顺势将突厥这支“友军”安然撤回,一举多得。

第三日清晨,天色灰蒙。

突厥大军,终于开拔。

队伍庞大而冗长,前面是精锐的骑兵开道,中间是装载着金银细软、粮食盐铁的辎重车队,后面则是被绳索串联、步履蹒跚的数千中原民众,男女老少皆有,眼神麻木,如同牲畜。

队伍的两侧和后方,是负责押送的狼骑,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他们选择的路线,是向北,先朝着潼关方向,但并非去叩关,而是沿着隋军“刻意”留出的、位于包围圈边缘的一条通道北行。

这条通道,连接着河东地区,突厥大将军素鼎方雄(苏定方)的大军正在那里“接应”。

延兴朝廷派出了以李建成为首的“送行”队伍,一直送到金光门外。

场面极其诡异,一方是即将逃出生天、满载而归的“盟友”,一方是困守死城、前途未卜的“主人”。

李建成站在萧瑟的秋风中,看着络绎不绝北去的突厥队伍,脸色苍白,嘴唇翕动,却最终什么也说不出来。

任何的客套话,在此刻都显得无比讽刺和苍白。

古思汉骑在马上,对着李建成随意地拱了拱手:

“世子,留步吧!但愿他日,还能在草原上与你共饮马奶酒!”

这话听着像是祝愿,实则充满了漠不关心的敷衍。

阿史那辛明则显得稍微“客气”一些,他对李建成道:

“世子,保重。中原之事,非我突厥所能久留。希望延兴朝廷能渡过此劫。”

语气平淡,听不出丝毫真诚。

随着最后一辆辎重车和押送的狼骑消失在官道的拐弯处,金光门外,只剩下李建成和寥寥无几的随从,以及身后那座死寂而绝望的巨城。

城门,在李建成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重而刺耳的摩擦声,仿佛为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反王联盟,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突厥队伍的北归之路,出乎意料的“顺利”。

沿途的隋军据点,似乎接到了严令,对这支庞大的队伍视若无睹,任由其通过预设的通道。

没有拦截,没有骚扰,甚至连象征性的监视都保持在最低限度。

这种“默契”,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传统突厥将领在庆幸之余,也不禁对那位“三大罗失钵屈阿策”的权势更加敬畏。

此人对于全局的掌控力,对于各方心理的揣摩,已经到了令人心惊的地步。

数日后,突厥大军抵达黄河渡口。

早已等候在此的素鼎方雄(苏定方),率领着精锐的隋军骑兵,列阵相迎。

场面并非剑拔弩张,反而带着一种程式化的交接意味。

苏定方策马而出,与古思汉、阿史那辛明等突厥将领会见。

“古思汉将军,一路辛苦。”

苏定方满面堆笑,道:

“奉三大罗和可汗之命,在此接应。渡船已备妥,众健儿可由此渡河北上,返回草原。”

古思汉看着对岸远处严整的隋军阵势,又看看苏定方身后自家那些眼神锐利、装备精良的突厥狼骑,心中最后一点担心也消散了。

他笑着抱拳,说着场面话:

“有劳素鼎将军。请转告神使,古思汉部,奉命北归。”

阿史那辛明则上前,与苏定方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口、物资的交接清单,早已通过灰影渠道传递完毕。

接下来的渡河过程,井然有序。

隋军没有阻碍,放任北归的突厥人马、车辆、物资以及那些被“招募”的人口,安全渡过黄河天险。

当最后一拨突厥骑兵踏上北岸的土地,苏定方立即下令,自己所属狼骑,退归太原盆地。

设下的布防缺口,自然让渡口沿线的隋军迅速控制。

北上的线路,彻底切断。

站在站在黄河南岸高处之地,古思汉回头,望了一眼南方那片曾经让他的家族充满爱恨情仇和梦魂萦绕的土地,如今只剩下长长的唏嘘。

作为大汉朝李陵的后人,中原长安那可是天下中心啊!

可,现在呢?

怯魅了!

长安虽好,但人心过于复杂!

结合在大兴城的所见所闻,在遥想家族中关于太太祖爷爷当年在大汉朝堂的情况,以及后来战斗到最后被俘的种种遭遇……这位李陵的后代,不觉神思翻飞、热泪盈眶。

古思汉,古思汉,这祖辈要求的的起名规则,可是多能表达远祖忠于大汉、心向故国的深情。

可是,值得吗?

到了他这一代,终于能踏足故土,又能怎样呢?又会怎样?

那些道貌岸然、满嘴黎民天下的家伙,哪一个不是干着口腹蜜剑、杀人越货、祸害天下的恶事?

如果洛阳朝廷会不同,但想象一下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当每一句话里,都是千般的算计,文绉绉的杀人于无形,那这种生活难道就是人生的高级轨道?!

“去球!”

“草原,才是我等的天下,真的不服,就在马上见个真章,人这一辈子不就活个痛快?!”

“驾!”

古寺恩最后看了一眼黄河南岸的景象,然后调转马头,挥鞭疾驰,一路向北而去。

这一次南下,突厥援军获得了远超盟约预期的财富和人口,但也深刻见识到了中原乱局的残酷与可怕。

“走吧。”

阿史那辛明也道:

“草原,才是我们接下来的战场。”

他意指的,是回去后如何消化此次收获,以及如何进一步巩固杨子灿在突厥体系内的影响力。

突厥大军,如同退潮的海水,向着广袤的草原深处迤逦而去,将大兴城的惨剧和中原的纷争,彻底抛在了身后。

而对杨子灿而言,送走“突厥”人,便意味着摘除了大兴城危局中最后一个最大的变量。

现在,他可以专心致志,等待着收割那颗已然熟透、甚至开始腐烂的果实。

北风卷地,百草摧折。

南岸困兽,瓮中之鳖。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