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李孝恭自以为很高明的“打草惊蛇”,实则差一点将房俊陷入没顶之灾,故而此刻虽然面对房俊的嘲讽,虽然怒气满盈却又不好发作,终归是自己心虚……

“咳咳,”

干咳两声,李孝恭转移话题:“阿拉沟一战固然精彩绝伦,一举扫清安西军之后患,可二郎对西州境内之关陇势力一一清算,甚至不问青红皂白,但有嫌疑便先行缉拿下狱,此举着实轻率。西域也就罢了,经此一回,关陇势力折损严重,再不复往昔之强势,可那些人岂能善罢甘休?在西域奈何不得你房二,必然在长安城里搅风搅雨。”

顿了一顿,他忧心忡忡道:“太子平素看上去软弱一些,但是这等时候肯定是会展示强硬的,无论他当真将二郎你当作肱骨知己,亦或只是在演戏,也必然不肯罢休,否则外界如何看他?然则太子一旦强硬,就将与关陇门阀赤膊相对,最终之结果无论谁胜谁负,朝局被搅合得一团糟乃是必然。而太子受命监国,却将朝局搅乱,甚至引起天下动荡,这份罪责谁也无法抹煞,待到陛下回京问责,太子储位难保……二郎,仅只是为了剪除关陇在西域之根基,便使得太子储位飘摇,你说是不是鲁莽了一些?”

他与房俊之间的利益纠葛早已不可分割,无论他心中属意储君为谁,都只能站在东宫这一边。

而如果此事导致东宫式微,甚至由此埋下易储之祸,实在是得不偿失。

房俊却面色淡然,自怀中逃出一封书信,递给李孝恭。待到李孝恭一脸疑惑的接过,便笑了笑执壶给他斟茶。

李孝恭打开书信,一目十行的看完,将书信收好还给房俊,拈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啧啧嘴,赞叹道:“以往一直以为太子只不过是占了名分大义,但心性手段能力都差了许多,如今却才知道,太子固然软弱了一些,却亦有担当,尤其是知晓进退、当断则断,倒也有几分人君之气势。”

与关陇门阀赤膊相对、不死不休,固然会引发极为严重之后果,甚至导致储位被废黜,可若是一味为了储位之安稳,却将房俊所受之委屈视如不见、弃之不顾,又让旁人如何去看待这个太子?

先是强硬的表态宁肯“玉石俱焚”亦要将关陇彻底压死,而后待局势出现转机,又能够及时抽身后退,即展示了强硬又没有损及根基,这一手玩得的确不错,效果出乎预料的好。

以前还是看清了太子,总觉得房俊这般无所保留的支持东宫,实在是难得善终,如今看来,却是房俊的目光更为长远,早已见到太子可以扶持。

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太子自然是一个极为优秀的效忠对象,毕竟太子的仁厚可不是假的。相比于太过精明的魏王、杀伐决断的吴王、阴翳诡诈的晋王,太子之仁厚的确更让人憧憬期待。

没人愿意“伴虎如伴虎”,稍有不慎便被君王无情的抛弃……

房俊让亲兵重新烧了一壶水,自己又沏了一壶茶,一边给李孝恭斟茶,一边说道:“经此一事,太子有所让步,关陇也不能不知好歹,只能等着陛下回京之后再做计较,所以眼下已经逐渐安稳,只要没有太大的变故,毋须担心。故而,当下重中之重,便是击溃阿拉伯人,收复沦陷的西域土地,重振大唐之声威,彻底掌控西域。”

李孝恭颔首道:“这回,怕是还要感谢阿拉伯人一番才行。”

以往西域固然受到大唐控制,安西都护府名义上管辖整个西域,安西军所至之处无人不雌伏在无敌军威之下,但是实际上,那些个传承久远、实力强悍的部族却依旧自行其是,并不将大唐之号令、律例放在眼中。

大唐需要的是一个安稳的西域、一条稳定的丝路,故而只能采取怀柔之政策,对那些阳奉阴违之胡族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不截断丝路、反抗大唐之统治,自不会去干涉太多。

但是这些胡族却始终不肯忠心归顺,时不时的与突厥人暗中勾结,破坏大唐的利益,大唐又不能堂而皇之的派兵清剿,任由整个西域乱成一团……

所以,实际上大唐从未真正掌控西域。

然而现在则有所不同,薛仁贵虽然连战连败、步步后退,但是其坚壁清野之策却使得阿拉伯人即便攻陷了不少城池,却从未得到辎重供给,不得不硬着头皮四下掳掠,对西域各地的胡族烧杀抢掠,以充实大军补给。

多少传承数百年的胡族,积攒了百余年的财富被阿拉伯人一朝搬空,甚至杀得尸横遍野、苗裔断绝。

经此一战,西域之地的胡族怕是最少有三分之一彻底湮灭断绝,另外三分之一被迫举族迁徙,剩下的三分之一则不得不投降阿拉伯人,甘为奴役……

房俊也笑道:“谁说不是呢?阿拉伯人干了咱们想干却不能干的事儿,从此之后,西域这些胡族将不复存在,大唐之控制力将抵达西域的任何一个角落,只需抵御外侮,再无内患之忧。”

被阿拉伯人掳掠一空、大肆杀戮的,自然元气大损,再不成气候;举族迁徙的,这等寒冬腊月严寒气候,必将付出极大之代价,即便迁徙至另外一地,没有个十几二十年也休想安顿下来、休养生息;至于依附于阿拉伯人的那些胡族,唐军攻伐之时名正言顺,再也毋须担忧其他部族群起反对……

以往大唐不能剿灭的部族要么都被阿拉伯人剿灭了,要么依附于阿拉伯人给了大唐名正言顺开战之借口。

可以想见,经此一战之后,整个西域再无反抗大唐控制之势力存在。

当然,一切之前提,乃是能够打赢这一仗,将阿拉伯人驱逐出西域,收复沦陷之土地。

然而无论李孝恭亦或是房俊,根本未将之前摧城拔寨、攻城掠地的阿拉伯人放在眼中,似乎胜利已然唾手可得……

房俊道:“所以,郡王是否还要返回交河城?”

既然李孝恭一收到阿拉沟大捷的消息,便预测到房俊必然以雷霆之势清扫关陇门阀在西域的势力,故而赶回试图阻止,以免使得关陇门阀不堪损失从而反应剧烈,惹得长安动荡,那么此刻似乎已经没有了这份担忧,若是继续前往交河城,反倒陷入困境,被当作房俊之同谋。

固然两人都倾向东宫,但立场却绝对不同,无论如何李孝恭都是皇室子弟,亦是关陇的一份子,彼此争斗可以,但配合房俊恣无忌惮的清除关陇在西域的势力,则多有不妥。

而这亦是李二陛下即便深恨关陇威胁皇权却也只能缓步打压削弱,却不能予以雷霆扫穴连根拔除之原因——并非只是忌惮关陇门阀可能引起的强烈反弹,最重要在于一旦那样做了,便会坐实“刻薄寡恩”“卸磨杀驴”之骂名,进而使得天下人都敬而远之……

人家关陇门阀全力襄助你打下了整个天下,结果你一回头就将人家连根拔除,这让其余人怎么看你,怎么敢对你全心全力的效忠?

所以房俊在交河城大开杀戒也就罢了,若是李孝恭也参预其中,那便大大的不妥。

然而李孝恭却径自颔首,道:“本王是肯定要回交河城的,本王身为安西大都护,岂能在西域动荡之时,眼看着上上下下的官吏被你清除一空,却依旧置身弓月城对此不闻不问?那是失职。”

房俊瞪眼道:“可眼下裴行俭正在交河城大肆抓捕嫌疑官吏,但凡与突厥人、大食人有可能牵涉上的人皆在抓捕之列,郡王回到交河城,当如何自处?”

协助右屯卫抓人肯定是不行的,这与李孝恭的阵营相悖,可坐在一旁看热闹也不妥,说你不是帮着右屯卫谁信呢?

该不会是想要帮着那些个即将锒铛下狱的关陇子弟出头吧……

UU文学推荐阅读:逍遥小长工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汉女副将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妙影别动队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医道留香红楼第一公子媚祸江山,庶女可汗北宋:我成了赵佶我一个学生有几万亿资产很合理吧叶辰苏凝霜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汉女副将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妙影别动队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医道留香红楼第一公子媚祸江山,庶女可汗北宋:我成了赵佶我一个学生有几万亿资产很合理吧叶辰苏凝霜末世君王拯救计划系统逼我当君王异世搬运工
UU文学最新小说:重生赘婿人生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