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二陛下喝叱一声,便眯起眼睛,不理会胆战心惊的太子,心里快速权衡……

太子与房俊联姻,这是他眼下并不愿意看到的。太子本就有着大义名分,房俊更是越来越强势,隐隐然已经成为朝中心情的势力,加上山东世家与江南士族在其背后默默支持,具备了与关陇贵族分庭抗礼的资格。

这两人联姻,是名副其实的强强联手,尤其是影响太过深远,不仅双方达至亲密无间的程度,更会使得大多数旁观的官员、门阀彻底倒向太子一方,致使太子实力暴增。

就算自己有心偏袒晋王,恐怕也很难再动摇太子的根基……

可若是严令阻止这桩联姻,也有诸多不妥。

房玄龄乃是自己潜邸之时便倚为臂助之功勋,劳苦功高兢兢业业,当朝鲜有人及;房俊更是功勋无数,年青一代当中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两父子一样的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对他这个皇帝从来不曾生出贰心,无论从功勋多寡来说,亦或是远近亲疏而论,房家的确有尚公主之资格。

甚至于,这已经不是皇家将公主下嫁以示恩宠,而是需要借助联姻的手段来笼络房家。

这就是勋戚之待遇。

一旦自己严令禁止这桩婚事,就会令外界认定自己的偏袒,更会使得房氏一门深感羞辱,认为一直奉行不悖的忠君爱国并未能得到他这个皇帝的认同,从此与皇家离心离德,亦在情理之中……

李二陛下捋了捋胡子,心头泛愁,有些难办了。

抬眼瞅了瞅一脸诚惶诚恐的太子,心底狐疑,这到底是太子的主意,亦或是房俊那小子的诡计?

李承乾虽然狠下心壮起胆弄这么一出儿,却始终心底发虚,父亲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气度从小到大带给他无以伦比的压迫感,这会儿只能束手而立垂下头去,不敢与李二陛下的目光对视。

李二陛下沉吟良久,一双眼睛在太子身上刀子也似的来回审视,心里权衡取舍,终究暗叹一声,缓缓说道:“房家父子皆是帝国功勋,非同一般人家,纵然尚公主乃是无比荣耀之事,亦要事先沟通,切勿让房家认为某父子以势压人,要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这件事暂且如此吧,稍后为父会与梁国公商谈,看看他们家对于此事的看法,绝不可强求。”

李承乾心里陡然一松,连忙道:“还是父皇考虑周详,儿臣遵命便是。”

李二陛下微微颔首,瞅了一眼外头的天色,起身道:“诸位宰辅在政事堂议事,稍后将会商议关于房俊以及太子你的嘉奖,毕竟嘉禾祥瑞乃是天赐鸿福,这么大的功勋必须昭告天下,让万民皆为此欢欣鼓舞。”

李承乾躬身道:“喏!”

李二陛下在不说话,在前头负手而行,出了宫殿向着政事堂方向走去,李承乾落后两步,亦步亦趋。

一路上父子两个前后不过数步,却尽皆各有心思,缄默不语。

随行的王德以及几个内侍低眉垂眼躬着身子相随,多感受到了这对天家父子之间的奇妙气氛,吓得恨不得将脑袋塞进裤裆里,一声不敢吭……

好不容易到了政事堂,所有内饰都齐齐松了口气,看着两父子一前一后进了政事堂的门口,这才直起腰,寻到门旁的一间屋子坐下来,等着皇帝料理完政务,再一起回神龙殿。

……

正堂内,李绩、长孙无忌、萧瑀、刘洎尽皆在座,就连卧床数日的岑文本也来了,再有数位书吏在一侧伺候文案,见到皇帝与太子一前一后走进门来,所有人赶紧起身,齐齐施礼,口中呼道:“臣等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殿下!”

李二陛下气色还不错,面含微笑,摆摆手道:“免礼免礼,都坐吧。”

然后径直走到岑文本面前,拉着他的手,脸上尽是关怀与担忧,关切道:“景仁兄抱恙多日,纵然略有起色,也应当于府中好生将养,眼瞅着秋尽冬至,最是熬人,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朕如何对得起你阖府上下?朝中尚有懋功辅机等人操持,你不必太多担忧。”

岑文本感激涕零,哽咽道:“老臣服侍陛下多年,尽心竭力为陛下排忧解难,只恨才疏学浅未能恪尽职守,岂敢再因残躯耽搁国家大事?陛下放心,老臣自己的身子,自己有数,若是不能坚持,必会告假修养。”

其实他又岂愿拖着一副病躯前来办理公务?倒是羡慕房玄龄得紧,半辈子坐镇中枢权倾天下,到老了说退就退潇洒至极,如今在府中含饴弄孙之余尚能着书立说,实在是羡煞旁人。

可岑文本出身出身邓州岑氏,虽然官宦世家,但是入唐之后却人才凋零,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导致家族日渐衰落。他倒是有几个子侄资质不错,所以哪怕是咬着牙也得多挺一段时日,扶持家中子侄一程,否则一旦自己推下去,人走茶凉,再想谋求上进那可就难如登天。

房玄龄为什么退得那么洒脱?

还不就是因为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的政治遗产然后扶保家族昌盛依旧嘛……

李二陛下安抚着岑文本坐下,这才走到主位坐了。

李承乾也在萧瑀下手的一处椅子上正襟危坐……

李二陛下环视一周,这才开口说道:“政事堂之事务,本来朕不应过问,乃是诸位宰辅权责之内,不过由于太子少保房俊在骊山农庄培植出海外新式作物,产量极高,足以颠覆大唐目前之农业根基,使得大唐每年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产。这等国之大事,关系着千秋万代,故而朕不得不与诸位一起商议,如何应对此事,以及如何进一步将嘉禾推广至大唐各处州县。”

说着,他看向英国公李绩,示意他说出昨日几人商议之事。

他知道李绩这人明哲保身,不指名道姓让他发言,哪怕身为宰辅之首,也能坐一天一言不发……

李绩领会李二陛下的目光,不敢“装死”,只好说道:“嘉禾降世,乃上苍感念陛下励精图治、心怀万民而降下之祥瑞,自然应当在陛下的指示之下昭告世人,并且极力推广。自然,吾大唐法度严谨、赏罚分明,太子殿下指导太子少保房俊以及司农卿窦靖等人培植嘉禾,居功至伟,应当一并予以嘉奖,以彰显皇恩浩荡、社稷功勋。”

李二陛下缓缓颔首,目光转向长孙无忌,顿了一顿,又从长孙无忌脸上转开,看着萧瑀问道:“宋国公说说,应当如何嘉奖?”

这件事受益者包括太子、房俊等人在内,都与长孙无忌不对付,若是让长孙无忌张口道出昨日商议之决定,实在是令长孙无忌难堪。

到底郎舅一场,昔日并肩作战的情谊尚存几分,李二陛下也不欲使得长孙无忌面上太难堪……

萧瑀闻言,缓缓说道:“嘉禾降世,产量比之黍米等物高出一半不止,可以想见未来将会有无数大唐百姓为之受益,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再不受饥饿之苦,此乃旷世殊勋,自然应当重重嘉奖。太子殿下居功至伟,可太子早已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官职功勋奖无可奖,或可赐予太子监国之权,以示恩荣。房俊之官职乃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亦是帝国重臣、位高权重,只是其屡立殊勋,至今不过是一个伯爵之爵位,不若以国公之爵位授予,彰显朝廷不吝重赏之国策,至于司农卿窦靖,数年来兢兢业业,一直为了帝国农桑之事废寝忘食,可赐予其侯爵之爵位,显赫门楣,以赏其功。”

在座诸人的眼皮子都跳了跳,尤其是长孙无忌,心中五味杂陈,有若块垒横亘胸口,堵的难受。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