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五天后,五万宋军河东军主力抵达了永乐城,并开始修筑版墙式大营。

永乐城位于无定河西岸,大小如一座中型县城,拥有军队三千人,是绥德地区最大的军城,这里距离横山无定河谷口约十五里,位于高处,即使无定河水暴涨,对于城池也没有影响,军营也修建在高处,防止西夏军忽然放水导致大营被淹。

入夜,众将聚集帅帐商议军情,种师道对众人道:“西夏军拒险而守,我们进攻横山河谷本来就很困难,现在西夏人又筑坝拦水,这一战不好打啊!诸君有什么见解,都发表一下意见。”

副将姚平仲起身道:“启禀大帅,无定河谷被阻也是只是后勤辎重以及骑兵难行,但轻步兵却可以翻山越岭过去,绕到敌军背后,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夺取虎啸峡,泄水清路,大军可行也!”

偏将杨可世摇摇头道:“五年前这一计我们已经用过了,西夏人焉能不防,如果说迂回,倒不如派支骑兵走晋宁军绕过去,可直接杀到敌军后背!”

“不妥!”

另一名偏将曲克起身反对道:“我们骑兵最多只有五千人,而西夏擒生就部署在晋宁军一线,有骑兵上万,我们五千骑兵过去很容易被敌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军队只可聚不可散,请大帅明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这时,种师道见李延庆一直沉默不语,便问道:“情报司有什么高见?”

大帐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刷地射向年轻的情报司参军主事李延庆,自从李延庆将河东路的西夏细作一锅端掉,还搞到了几十万两白银和无数土地,众将们的赏赐有了希望,大家对李延庆也刮目相看,众人都想听听这位年轻参军的意见。

李延庆站起身不慌不忙道:“启禀大帅,情报司的作用就是要发现新的办法或者途径,根据各路探子收集的情报,西夏军确实已在翻越横山的几条重要小道上修筑了哨塔,再想故技重施,确实难度很大,但杨将军的思路是对的,敌军堵塞干道,我们必须要绕小道到敌军身后,卑职认为,我们绝不能让洪水倾泻,一旦洪水倾泻,道路被冲毁,淤泥遍地,我们的辎重将无路可走,所以夺取水坝才是上策。”

种师道点点头,对众人道:“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李参军根据情报分析,发现了一条新的小道,可直接抵达虎啸峡,他之前已派人去探查,过几天就会有消息。”

副将姚仲平道:“李参军说得很对,不能让敌军放水泄洪,一旦冲毁道路至少要明天春天才能恢复,不过坐等也不是办法,会让敌军生疑,不如虚虚实实,派一支骑兵扮作偷袭之军绕道去晋宁军,使西夏军产生误判,同时再小规模攻打从前的几条小道,这样便可掩护我们的真实目的。”

这个方案得到众人一致赞同,但这个方案的前提就是情报司提到的秘密小道是否可行,种师道也看过李延庆的地图,他很了解赵源,赵源虽然不是进士出身,心胸狭窄,但极有才能,否则也不会跟随自己十几年,这条小路应该有把握。

种师道沉吟片刻道:“姚将军说得对,坐等不是办法,兵法之妙就在于虚实不定,我派军走晋宁军如果形势需要,说不定就转为实策,曲克将军何在?”

曲克上前一步,“卑职在!”

“你可率三千骑兵打双旗扮作六千骑兵绕道去晋宁军,摆出要走晋宁军入横山的势态,今晚连夜出发!”

“卑职遵令!”

曲克结过军令匆匆去了,种师道又令偏将左焕生和张符各率两千军去攻打五年前走过的两条山道,一一安排妥当,众将这才散去。

“李参军请留步!”

种师道叫住了李延庆,李延庆躬身施礼,“请大帅吩咐!”

“没什么,我只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如果发现秘密小道,我们又该如何夺取大坝?”

李延庆摇了摇头,“做决策必须在充分掌握情报的情况下才能有合理方案,现在卑职对大坝一无所知,说得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至少我们可以考虑让谁去夺取大坝!”

李延庆忽然明白了大帅的意思,立刻躬身道:“卑职愿率情报营夺取大坝,请大帅批准!”

种师道暗赞李延庆聪明,他是想把这个机会留给李延庆,李延庆文武双全,但他最大的弱点缺乏实战经验,要想培养他,就必须多给他机会。

种师道年事已高,但他内心依旧忧国忧民,他只能尽自己的最后一点余热给大宋培养一批栋梁之材,李延庆也是他极为器重的大才之一。

“光靠情报营的三百士兵还不够,我再让偏将刘錡率一千精锐和你同行,你们二人可商量着夺取水坝。”

“卑职明白了,大帅等探子回信会再行动吗?”

“我怕时间上来不及,你们可率军先去嗣武寨等候,探子回来,必将会从那里经过。”

“卑职稍微收拾一下,连夜出发!”

黄昏时分,李延庆正在大帐安排参军从事们的以后十天事宜,他虽然是情报营指挥使,执行命令没有问题,但他同时也是情报司主事参军,他必须要把情报司的后续事宜安排妥当才行。

这时,一名士兵在大帐门口道:“启禀参军,外面有人找!”

李延庆走出大帐,只见外面站着一个年轻的将领,年纪也不过十七八岁,和李延庆差不多,长得身材高大,双膀强劲有力,皮肤微黑,一双俊目炯炯有神,李延庆却没有见过他。

“你是——”

年轻将领走上前微微笑道:“在下刘錡,久仰李参军威名了。”

原来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金名将刘錡,大将刘仲武的幼子,将门之后,刘将名将辈出,比如刘仲武从弟刘延庆,抗金名将刘錡,刘延庆的儿子刘光世更是中兴四将之一。

刘錡虽然年轻,却已出任绥德清边寨知寨,被任命为偏将,在军阶上要高李延庆一级,不过他的官阶是正七品致果校尉,只比李延庆高半级,由门荫入仕。

刘錡在西北军有名并不是因为他是大将刘仲武的儿子,而是他箭法强悍出众,号称西北军第一箭,两年前他因为母亲去世而没有去参加弓马大赛,没有机会和李延庆同场较量。

“延庆当然久闻刘将军大名,这次虎啸峡出击,还望刘将军多多关照!”

“彼此!彼此!我就问一问李参军,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比较好?”

“刘将军已经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就绪,目前在休息,随时可以出发。”

“情报营的弟兄也在休息,那就亥时正出发,刘将军觉得如何?”

刘錡微微一笑,“那就一言为定,亥时正我们在大营门口汇合。”

亥时正便是晚上九点,夜幕下,李延庆和王贵率领三百情报士兵步行来到了大门前,这次任务是翻山而行,士兵们都没有骑马,也没有穿重铠,都是轻兵而行,每个士兵佩刀一口,后背弓箭和盾牌以及一卷军毯,一只水壶和一只干粮袋,就算这样最基本的轻兵装备,也是负重二十斤。

刘錡的一千军队也是一样,都是轻兵简行,他的士兵也是挑选出的精锐,两支军队汇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和五千敌军抗衡。

刘錡也有一名副将,叫做杜勇,年约三十岁,是刘錡父亲的老部下,参加过几次对西夏战役,经验丰富,种师道特地安排他随行,就是让他关照三个年轻小将。

王贵和杜勇各自率军列队而行,李延庆和刘錡骑马走在前面,低声谈论着这次行动,刘錡手提一把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箭法超群,武艺高强,他是一员猛将,在谋略上要比李延庆逊色得多。

所以刘錡虽然官职比李延庆略高,带的兵也多,但种师道却交代得很清楚,这次行动,李延庆为决策主将。

UU文学推荐阅读:逍遥小长工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汉女副将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妙影别动队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医道留香红楼第一公子媚祸江山,庶女可汗北宋:我成了赵佶我一个学生有几万亿资产很合理吧叶辰苏凝霜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汉女副将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妙影别动队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医道留香红楼第一公子媚祸江山,庶女可汗北宋:我成了赵佶我一个学生有几万亿资产很合理吧叶辰苏凝霜末世君王拯救计划系统逼我当君王异世搬运工
UU文学最新小说:重生赘婿人生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