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唯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

实封是指实际敕封,是相对独立的领地,周朝八百诸侯、汉朝分封天下皆是如此,名义上皇帝是天下之主,实则封地内是一个小国,皇帝的手也轻易插不进去。

领地内的土地产出租税等等尽皆归受封者所有,等同于国中之国,不仅官吏任免完全自主,就连军队都有别于皇帝掌控的中央军,是属于地方的武装力量,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跟皇帝对着干……

虚封便是徒有封地之名,只享有一部分税赋,并无实际管理之权。

隋唐以来,亲王、公主的封爵大多是虚封。

若佐渡岛最终得以长乐公主之封号命名,便等同于皇帝将此地虚封给长乐公主,成为其食邑之一,岛上所有产出、税赋,尽皆有长乐公主一份。

你可以将此认为是皇帝对于封建天下的探路石,试探朝中群臣对于封建天下的认可程度,甚或是分封大唐诸州与分封占领地的可行性,但是不可否认,这亦是皇帝对于长乐公主的偏爱与补偿。

关中谁人不知长乐公主与房俊之间的那点“绯闻”?

虽然从不曾有人能够证实,但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这两人有私情,若被房俊得知是萧家反对此事导致长乐公主到手的好处付诸东流,平白少了皇帝赏赐的一项供奉,那房俊岂能不迁怒萧家?

若是当真心忖怨忿,萧家就算搭上一个女儿意图拉拢房俊,那也是白搭……

萧瑀嗟叹道:“陛下这可真是……阴险呐。”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你萧家不是抑郁拉拢房俊么?不是不惜将嫡女嫁给房俊为妾么?

那好,长乐公主这件事你们反对不反对?

反对,必然引起房俊之不快,嫌隙由此而生,须知之前萧家便房俊手中没少吃亏,双发本就算不得什么“两情相悦惺惺相惜”。此刻又加上这么一个隔阂,纵然萧家将族中待嫁之女全部送去房俊床上,怕是亦无法挽回双方的关系。

不反对,那就是同意咯,这也不仅仅是同意将佐渡岛作为长乐公主之食邑,而是同意皇帝封建天下的政策主张,那便使得萧家站在了朝中反对这个政策的大臣之对立面。

而上一次皇帝提出封建天下这个政策之时,反对者都有谁呢?

长孙无忌、魏徵、房玄龄、萧瑀、高士廉、李绩……几乎朝中数得着的大佬,各个投了反对票。

与朝中绝大多数大臣对立,这对于一贯圆滑世故左右逢源的萧瑀来说,实在是无法接受。

陡然之间,萧瑀进退维谷。

皇帝这招数令人防不胜防,实在是太阴险了……

房玄龄其实并未领会刚刚皇帝让他将这个消息透露给萧瑀的真正用意,这会儿见到萧瑀满脸愁容长吁短叹,深深琢磨一会儿,终于算是明白过来。

嘶……这路数,有点失于威严啊。

不过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萧家会如何抉择?

反对,还是不反对?

其实不难猜,看似有两个选择,其实只有一个,萧家必然会站在皇帝这一边,赢取皇帝的好感,并且进一步拉拢房俊。

萧家算是没有什么太大政治述求的门阀,强大的底蕴也毋须他们去述求什么,放在每一个朝代、每一位帝王,都必然会善待萧家,只要不是走上谋反这条路,打压或许可以有,但针对是绝对不存在的。

真当兰陵萧氏南渡以来的衣冠风流是说着玩儿的?

既有强大的底蕴保证家族的延续,又有清淡的家风去追逐安稳,所以萧家是世家门阀当中相对来说最平和的,哪怕皇帝大兴科举意图扶持寒门,萧家的表现更多的是代表一众江南士族发声,自身却并未有多少在意。

你就算再是扶持寒门,科举考试终究要依靠实力来说话,对于读书这件事儿,萧家怕过谁?

所以,萧家无论如何表现,最终也必然会靠紧皇帝这条船……

只不过与绝大多数世家门阀站在对立面,是萧家这样的家族绝不愿面对罢了。

而一旦萧家表态支持皇帝的封建天下,所引起的一些列世家门阀之间的情绪动荡、彼此攻歼、合纵连横、联盟重组……都将深深的影响到朝局的稳定,以及局势的走向。

房玄龄简直有些叹为观止,皇帝这一手实在是令人出乎预料,简直有四两拨千斤、文心雕袖龙的惊艳!

可以预见,萧家的倒戈必然导致江南士族的崩溃与重组,自今而后必然无法再在朝政之上对皇帝形成掣肘,山东世家遭遇建国之初的一连串打压早已声势衰微,而随着“讲武堂”的兴办,无数拥戴皇室的年轻俊彦涌入军中成为少壮派,必将撬动关陇贵族对于军队的掌控……

皇权,将会攀升至大唐前所未有之巅峰!

这会儿,房玄龄自己也狐疑起来,陛下刚刚到底是将自己叫进宫里咨询意见,还是一些都已预谋,将自己当枪使了?

想到此处,不由苦笑起来。

这位陛下看似粗枝大叶性情率真,但是这鬼心眼儿却真是不少……

*****

房玄龄离开淑景殿,长乐公主才从后堂走出。

轻薄的棉衣是两层棉布夹着一层薄薄的棉花所制,保暖透气样式新颖,非但不显得臃肿,反而使得长乐公主略显单薄的娇躯衬得珠圆玉润,秀丽无匹的脸颊微微泛着红润,倍添秀媚。

只是跪坐在李二陛下面前之时俏脸微冷,低眉垂眼的给李二陛下斟了茶水,神情有些不豫。

李二陛下便有些心虚,呷了一口茶水,道:“丽质,可是在生父皇的气?”

长乐公主抿了抿嘴,一言不发。

这等小孩子脾性发生在她的身上实属难得……

从小到大,她几乎就是一切女性美德的代名词,容颜秀美,性情贤淑,行事温润,心底仁和,长孙皇后活着的时候她就乖巧懂事,身为皇帝的嫡长女却从来不会骄纵半分,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会是一副温和娴雅的笑容,仿若一泓春水,令人心神愉悦。

李二陛下便知道自己这回利用长乐与房俊之“绯闻”来算计萧家的计策,算是将这位爱女给得罪得狠了……

不知为何心底有些紧张,尴尬的咳了一声,说道:“其实吧,这件事父皇是为了你好,你想啊,房俊那厮鬼精鬼精的,这回撒泼耍赖非得霸着那佐渡岛不放手,显然佐渡岛上的金矿银矿储量甚多,否则何以能让他这个从不将钱当回事儿的人瞧上眼?只要大臣们同意以你的封号给佐渡岛重新命名,就意味着他们不会反对父皇将佐渡岛敕封为你的封地,金山银山摆在那里呢,那得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就连父皇瞧着都流口水!”

然而他的这等说辞如何能够瞒得过钟灵毓秀的长乐公主呢?

补偿自己的心思肯定有,但是更多的,却是父皇依旧认为封建天下才是稳固朝政,使得江山社稷千年万年传承下去的根本。

幽幽叹了口气,身为女儿,这等事却是劝也不能劝的……

毫无疑问,自己的父皇是一代人杰。

身为次子逆取皇位,更能率领群臣将这经由隋末动乱的残破江山治理得繁花锦绣,古往今来之帝王,少有能及。

然而正因为是人杰,所以固执。

在封建天下这件事上,父皇与大臣们斗气已经不仅仅是关于江山社稷传承,而是一种骄傲,一种态度——你们都是错的,朕才是对的!

再是能够虚心纳谏的一个帝王,他也到底是一个帝王,帝王必然就要有帝王的骄傲和坚持……

轻叹一声,长乐公主幽怨道:“父皇此举是将女儿放在何等地位?原本外界就对女儿与房俊传得沸沸扬扬,现在您又利用这件事……叫女儿如何面对高阳妹妹呢?”

UU文学推荐阅读:逍遥小长工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汉女副将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妙影别动队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医道留香红楼第一公子媚祸江山,庶女可汗北宋:我成了赵佶我一个学生有几万亿资产很合理吧叶辰苏凝霜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汉女副将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妙影别动队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医道留香红楼第一公子媚祸江山,庶女可汗北宋:我成了赵佶我一个学生有几万亿资产很合理吧叶辰苏凝霜末世君王拯救计划系统逼我当君王异世搬运工
UU文学最新小说:梦回大唐:无敌华夏三国:白馍榨菜,我竟黄袍加身了寒门逆袭之路大秦女皇的骑砍之路从梁山开始,霸占三国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凛冬长夜隋唐单雄信:不烧瓦岗一炉香红楼:帝国柱石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明末:从土匪到列强三国首富:邢道荣之货币收割机架空:从抽卡开始争霸天下穿越,图谋天下大秦:从拔了惊鲵头筹开始三国:化身孙策,从占荆州开始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让你拍三国,你居然真跑去东汉救命啊,始皇帝能听到我的心声!奶爸劝学史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大唐:开局渭水之盟活捉颉利逍遥小师爷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都重生了,谁还饿肚子啊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强横废太子年轻气盛八皇子寒门新贵:我的媳妇都是大龄宫女最强兵王在三国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死而复生做岛主趣味三国传奇大明:我李景隆真是大明战神万里河山万里路东图易家部落之开拓莽荒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这个三国不对劲去大明扶贫我叫墨书,他们叫我杀神大人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红星仓库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真太监之开局葵花杀穿后宫汉末少帝